图:特色越南菜。/作者供图
说到我为什么会关注到越南文化,便不得不说我爱极了的越南河粉。以前在巴黎的时候便特别喜欢去十三区吃那家久负盛名的Pho 14,它被称为全世界最好吃的越南河粉。这样不奇怪,越南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大量的越南移民在法国数年来扎根生活,也把越南美食带到了法国。
搬到柏林,我真的小小地担心过是不是吃不到那么正宗的越南河粉了。然而,我才大错特错了,这里不仅有越南河粉,还有各种各样的越南小吃,甚至还有一个号称“小河内”的巨大越南市场。
翻阅了一下历史,才恍然大悟,理解了德国越南移民的由来。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已陆续有越南移民往欧洲迁徙。而越南战争以后,当时的西德更是主动承担了收纳越南难民的重担。越南难民来到德国,不光是有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当时的政府更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德语课、历史课和文化融入课程,为的都是让他们能融入德国社会,开始新的生活。与此同时,当时的德国民众,最大程度地接纳他们,与他们签下长期的劳工合同。
所以在德国生活的越南移民大都较快进入工作生活状态,此后越南移民二代也更是完全融入了德国社会。于是,柏林到处可见越南餐馆和越南超市,更不用说超级受当地人喜爱的越南“东宣市场”。约在东宣市场“嗦”个粉,打包一些越式点心,再买点新鲜的蔬菜水果海鲜,是柏林人几乎每一两个月都会安排的“项目”。
如果说越南移民开餐馆开超市笼络了柏林人的胃,事实上还不止如此,越南移民开的鲜花店更是揽获了柏林人的心。柏林为数不多的周日或者假期也开放的鲜花店一定是勤劳的越南人开的。他们的鲜花大都比其他花店更新鲜更便宜,而他们的店面也大都在火车站、地铁站这种人流量大位置绝佳的地方,他们的营业时间也远远长于普通花店,所以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对于越南花店,我对他们的偏爱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在这里我可以买到只在东方比较流行的花和植物,比如说冬天的梅花,春天的桃花,以及一年四季长青的“发财竹”。而大部分的越南店主都有华人血统甚至还会说中文,所以见面也额外亲切,每次总会多送一枝花给我。逢年过节,还能在花店买到灯笼、对联什么的。
更神奇的是,有一次在一家越南花店里还看到了一系列的佛教用的蜡烛、熏香之类的东西,店主热情地跟我聊起他们家里的佛教机缘,所以自用加销售便运来了这些有意思的玩意儿。比如说,有水泵的风水水景摆设,镇宅的石狮子,还有些我都叫不上名字的铜钱串、首饰之类的东西。
勤劳的越南移民,既融入了德国文化,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他们是丰富又包容的柏林文化里,一条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