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为了纪念的忘却/杨 骐

2018-09-19 03:17: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二○○八年出版的《禁色的蝴蝶:张国荣的艺术形象》中所作的调查显示,后荣迷(张过身之后才成为他的粉丝)的数量约佔受访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点○七。

  这已经是十年前的数据了,如今后荣迷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这些固然说明他的影响力很大。不过如今他的影响力是否真如荣迷们吹捧的那般高居不下,这一点有待商榷。论及张国荣在非华语地区的影响力,粉丝常喜欢以日本作例证:他一度是日本电影杂志封面的宠儿,一些日本电影月刊甚至一年有七次都是以张国荣为封面……不过这番盛景,现下早已不复存在了,只留下那几位年长的日本粉丝,年年春秋依然风雨不改前来香港悼念,为我们留下了“张国荣在日本依然很红”的假象。

  追张国荣,或追“流量小鲜肉”,或是其他任何一个自称或被称为明星的人,都无甚区别,不过只是一个可追看的对象而已。

  如果我们在追星的过程中,对一个明星的理解只停留在“不假思索”的段位,只懂得用非理性的方式去神化他,无怪有人会写出《追星与粉丝:青少年偶像崇拜探析》那样负面的言论了。

  在《后荣迷现象:幻象之术和神曲之旅》文中,我的朋友说,她希望能“沿着他那与香港黄金时代互为参照的人生轨迹,寻回香港文化”,很显然,快销式的纪念手段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当Michael Jackson、Stephen Hawking、卢凯彤等名人去世时,我们都可以将执行在张国荣身上的纪念说辞和流程照搬套用在这些人身上,令“纪念”成为一种“快销”行为。

  我害怕的不是张国荣会被人遗忘,而害怕这样一个丰富的明星文本逐渐被“浅薄化”了,害怕他的作品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香港文化艺术,在一次次标榜为“纪念”实则为“忘却”的行为中,慢慢被人遗忘。最终,我们只记得了自己为了某个明星付出过的金钱、体力和心血,沉醉於自我感动的梦境中,却忘记了这个明星他到底是谁。

  鲁迅先生曾说:“社会上崇敬名人,於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其实,何止“追星”是如此。静思一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过的本末倒置的事情,岂止“追星”这一件呢?

(下)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