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书之妙道/经典性和範本性/邓宝剑

2020-01-23 04:24: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金农漆书轴

  南朝宋虞龢《论书表》这样称颂王羲之和王献之:“同为终古之独绝,百代之楷式。”“终古之独绝”是说二王书法具有超越群伦的经典性,“百代之楷式”是说二王书法具有堪为后世永久效法的範本性。无疑,二王书法是集经典性与範本性为一身的。

  不过,经典性和範本性却常常被混为一谈,我们需要对此有所分辨。通常看来,经典作品当然值得取法,而值得取法的当然也就是经典作品,但事实上,书法作品的艺术水準和它的取法价值未必全然同一。并不是所有的经典之作都同样具有範本性,也不是所有具有範本价值的书迹都同样具有经典性。

  比如,赵佶的瘦金书和金农的漆书都有很高的艺术水準,堪称经典,然而若想通过取法瘦金书、漆书而深入书法之堂奥,难之又难。可以说,瘦金书和漆书具有经典性而乏於範本性。

  再举一例,有些书迹并非一流的书家所作,但是别有启发性的价值,书家取法於此,常能“点铁成金”。康有为云:“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岂与晋世皆当书之会邪?何其工也!”(《广艺舟双楫》)“穷乡儿女造像”未必是书法史上的经典,但是在某种历史语境中具有很高的範本价值,它们能够启发堪称经典的新创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