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閒性閒情/崇鹰观念的没落/李英豪

2020-01-24 04:24: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历来坊间仿高古玉器中,绝少见雕鹰形;仿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大多为鸱鸮;仿商代的,大多是鹦鹉和水禽。在中国远古氏族社会中,皆崇拜鹰,甚至作为氏族图腾,视作“领导”的象征,代表威势、勇猛和权力,教人骇怕与屈服。原始氏族民众俱有一种奇妙的“感鹰心理”,其实是恐惧。后来更有先民把鹰纹琢兵器上,意思是像鹰隼般看得準、啄得快。盖鹰隼扑击时,时速可达三百公里。

  远於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早已製作灰黑陶鹰鼎(陕西华县出土),但非玉器;要到石家河文化和龙山文化(距今约四千多年),玉鹰才盛行。前者主要有两种造型:一为静态的立柱状,双翅收敛;另一为双翅展开欲飞,带动感,却不琢眼和爪。二者皆简拙原始,仅勾画轮廓,略加线刻,穿孔作佩饰和护身符;乃藉鹰的威猛,辟妖祛魔。山东龙山文化多鹰形玉器,雕镂技艺精湛,是此类古玉中最佳者。如附图的廓外透雕玉鹰环形器,即为典例。山东出土一些“鹰攫人首”玉件,构图惊吓而奇特;神鹰高踞坛上,傲岸兇猛,睥睨一切。这些造型可说深受远古东方沿海地区流行的“鸟图腾崇拜”文化影响。龙山文化乃承传大汶口文化(山东一带)的“鹰崇拜”观念;再推溯上去,是少皞氏以鹰代表部族,作为该地域的宗神。龙山文化的玉鹰攫人首造型,象征强大,征服了敌人,同时要使族人敬畏。到了商、周,史前时代的“鹰崇拜”已没落,玉鹰极少,反而鸱鸮题材独盛。战国时代更以玉龙为主,玉鸮已盛极而衰。也许这是时代交替必然的“规律”。自汉、魏兴起驯鹰狩猎以后,鹰的“神圣”属性蕩然无存,其地位与重要性逐渐隐失。

  迄今,鹰的“地盘”也愈来愈少,但其掠夺成性和霸凌的行为依旧。曾睹一纪录片,拍摄崖边不少中型鸟类,分别筑巢育雏,和平共处,互通讯息;突见一贪婪白头鹰从外飞至,欲攫食幼鸟,遂群起反抗,从各方向拚命猛啄,白头鹰遍体鳞伤,狼狈逃遁。大自然告诉我们:同心共济,群策群力,守望相助,必可抗拒欺凌,使霸权不能为所欲为而注定失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