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童眼观世\虚假新闻\梁 戴

2020-02-18 04:23: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这是一个资讯流通的世代,好处是传递快捷、无远弗届;坏处则是假消息充斥,经常引起无谓恐慌。最近香港出现的抢购潮就是一例,抢购口罩还情有可原,抢大米根本就无必要。

  通讯群组的朋友圈最近频传抢购消息,还有入货攻略,笔者援引公开数字去反驳友人,指出“今年首季香港有一点三万吨储备,足够两周食用,而各米行合共亦有一万多吨储备,足够一整个月。本港食米有逾九成来自泰国及越南……”不过恐慌是会传导的,许多平时理智镇定的朋友,还是加入了抢购行列。

  笔者经历过十七年前的沙士,依稀记得当时并没有抢购日用品的情况,今非昔比原因众多,如病毒传播能力比当年强,当年内地没有停工、部分香港人缺乏当年齐心抗疫的精神等等,但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当年即时通讯条件没有今日流行,假新闻传递的速度没有今日便利。

  假新闻如病毒一样狡猾,杀伤力一样巨大,甚至牵动着国际关係。例如,俄罗斯第一频道就曾在晚间黄金时段新闻节目播放所谓“内幕消息”。主持人将新型冠状病毒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联繫起来,称美国情报机构或製藥公司谋劃了这次疫情。在美国,参议员科顿(Tom Cotton)早前质疑病毒由某病毒研究所泄露。英美部分传媒将病毒与一名中国女子喝蝙蝠汤的视频联繫在一起,称视频是在疫情爆发的武汉拍摄。后来被发现该视频拍摄於二○一六年,地点在西太平洋帕劳。

  世界卫生组织总幹事谭德塞就警告,错误信息让世卫工作更加艰难,称世卫不仅要与病毒作鬥争,还要与错误信息和阴谋论鬥争。

  假消息均是耸人听闻,容易吸引人眼光,而且图文并茂,旁征博引。一入了脑,就“刻骨铭心”,任凭之后有澄清、反驳,都无动於衷。现时,许多人汲取新闻资讯的途径,已变成社交媒体、即时通讯软件,只要按一个键就成了帮兇。时代是进步了抑或退步了?

逢周二、四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