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人与岁月/偶遇/凡 心

2020-05-22 04:24: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人与人有许多机会偶遇。

  有时在街上会遇到彼此相处不错的老同事、老熟人,双方一声惊叫,大声寒暄,有时间恨不得到快餐店喝杯咖啡,或吃个茶餐,坐下来互问别来无恙,近况可好。事后还会不时引为快事。若是关係很一般,之间甚至有过不悦,也会淡淡一笑,致个问候,总不至黑着脸擦身而去。

  现在有的偶遇发生在虚幻世界。各种社交媒体的群圈可以让你找到旧雨,也会让你结识新朋。想找谁在群组说一声,就有热心人把消息发出,不出三五个群组,就能找到想找的人。有些新朋也通过群圈联繫上你,或一番嘘寒问暖,或有事相求。

  我对自己的文章通常不自我宣传。我们那代人受的教育是“好货不愁卖,有麝自然香”。这在今天的名利场会吃点亏,好在从年轻时也算见过彩虹,不太当一回事。有的文章偶被熟人发现,特别是好舞文弄墨的一般都会有些欣喜,转到群中,便会收到一些多年两不相知的熟人同学的好话。有些文章也会引起一些背景相同的陌生读者回应。他们补充了我对某人某事的回忆,有的会更正文章的错漏,说得都很客气,读来也很暖心。我的小说、散文、随笔文字基本上是安静的,喜欢我文字的读者多是性格平和的人,所以我们的沟通都极少汹汹之势,又不似白开水淡而无味,却更似清酒堪耐品尝。

  有位大学校友告知,他把我一篇旅遊文章发到了髮小圈中,有位女士很表喜欢。原来她对这份百年老报有家族情感,她的父亲是这份老报当年的合夥人之一,也就是说她是百年老报的后人。她关注着老报的嬗变,与高层也有联络。

  老同学非让我们互加微信不可。我想的却是若到北京,一定去拜访她,感谢她关注老报和喜欢我的文字。

  这次网上偶遇令我意外,又有喜悦和兴奋。

  她是一名退休教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