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二八八九年\蓬 山

2020-09-04 04:24: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八八九年,“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在纽约一份杂志上发表了小说《2889年一个美国新闻界巨子的一天》,白描了《世界先驱报》老闆班奈特的日常。有些内容,毋庸等到二八八九年,一九八九年就已实现或超越,比如“大城市裏,楼房高达一千英尺,楼内恒温”,“平均寿命从三十七岁增至六十八岁,并受惠於无菌食品的调製,体格更为强健”。

  而很多内容,让人不禁由衷讚叹这位伟大作家的超凡想像力。按凡尔纳的想像,二八八九年,报纸早已用不着付梓印刷,而是可以“说话”了,订户可用电话跟记者、政治家或学者迅速交谈,获悉感兴趣的事。不仅可听到叙述,还能看到事件经过,记者会将用密集摄影照下的片段播放出来。买报的人只需花几分钱,便能在无数的“留声亭”了解当日报纸内容。

  报纸的广告部,用上千台放映机不停地向天空云层发射大得无边的广告,云层以彩色显示出来──名副其实的“云服务”。班奈特通过传真电话荧光屏,与远在巴黎的妻子共进早餐。记者、学者、作家也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协作沟通。凡尔纳没有想到这些会如此提早地变成现实。但他若生活在当今,定是全媒体的超级玩家。

  在二八八九年,有营养的气体,让人通过呼吸就可“食用”;食品公司通过气压传送管网将菜肴送给订户,开展超级“外卖”。按照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也许在二○八九年或二一八九年就能实现。

  科技日新月异,几十年前,谁能想到智能手机能如此巨大地改变人类生活?想像力和创新精神,堪称是竞争力之本。如今很多“独角兽”企业,不正因此脱颖而出,一马当先吗?反之,不进则退,只能被淘汰。墨守成规者,应当读一读《2889年》,照照镜子,多些紧迫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