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速预计增长5.2%,较去年末小幅扩大0.2个百分点。”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分析,今年以来中国消费复苏步伐有所加快,上半年社零累计同比增速或达5%左右,较去年末增速高出约1.5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和服务消费扩大是主要动力源。与此同时,受外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上半年中国贸易领域“抢出口”现象显著,整体出口表现优于预期,商品贸易盈余同比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0%左右。
投资方面,马泓补充说,今年非地产类投资扩张较为稳健,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有望实现3.5%左右的增长,增速较去年末扩大约0.3个百分点。“两重、两新”政策推动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以及基建投资增速持续走强,部分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对整体投资产生的负面影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观察到,首五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3%,较一季度的6.5%有所回落,但6月工业增加值有望从5月的5.8%反弹至6%,上半年累计增速或续回落。另一方面,在外需边际好转、中美贸易谈判等因素带动下,6月出口增速有望反弹。此外,6月服务消费虽可能边际放缓,但政策支持力度犹在,当月社零增速或约6%;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投资增速预计持平,惟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或续放缓。综合上述因素判断,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有望达5.2%左右,上半年GDP同比或实现5.3%左右的增长。
下半年降准降息有空间
展望下半年,温彬指出,上半年中国经济经受住了“关税战”冲击,GDP增速料维持5%以上水平,这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良好基础。他坦言,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速或逐季回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有所减弱,但中国宏观政策空间依然较可观,内需料发挥积极对冲功能,“2025年全年中国GDP同比预计增长5%左右”。
政策方面,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中国商业周期仍处“去库存”阶段,经济增长也面临诸多困难,要达成预期经济发展目标需继续努力。他建议,增加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加大对“两新”与“稳外贸”的财政资金支持;其中,5000亿元用于加大对基本民生、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稳定外贸的财政支持力度,剩余5000亿元用于支持减税降费及退税政策,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他并指,三季度应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包括重启国债买卖操作,降息0.2个百分点,以及适时降准0.5个百分点,支持政府债券的大规模发行。
“中美关税谈判获实质性进展,5月以来日内瓦共识的框架继续完善,外部冲击已有所减弱。”温彬认为,下半年“稳增长”压力可控,中国政策加码宽松概率下降,中央有望重点关注“用足用好”存量政策、切实推进改革开放及谋划“十五五”规划等方面。他相信,下半年降准降息仍存一定空间,但要坚持总量适度、多重平衡,“预计下半年或有一次10个基点的降息操作,借此带动1年和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同步下调至2.9%和3.4%,且人民银行有望降准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