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乐问集/从港乐后台说起(续篇)\周光蓁

2020-10-26 04:24: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周本栏澄清一些关於香港管弦乐团全体乐师进入竹篙湾检疫中心(附图)隔离的传言,以及特约乐师因同台演出而被牵连,无偿隔离等。不知是否巧合,文章见报后几小时,特约乐师获乐团通知,将会得到赔偿,真为那八位无辜被困两周的音乐家高兴。

  转眼十四天的隔离已於前天结束,近百乐师得以安全回家。据悉隔离期间各人接受多次检测,包括确诊低音单簧管乐师的妻子和女儿以至家傭,结果对病毒全属阴性,实在万幸。可是两星期单独隔离对精神上的压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可复原。11月7日由早已来港完成隔离的音乐总监梵志登指挥的首场演出,到执笔的这一刻还未决定。

  对於乐师们被隔离十四天,个人深表同情。既然被官方定性为“紧密接触者”,他们亦无奈接受隔离事实,而家人也需接受检测,结果阴性才让上班、上学。隔离期间不少上网度日,把照片、心情在社交媒体作分享、交流,此乃人之常情。但却引来管理层下令,任何与媒体联络,都必须通知行政部门,由部门处理。

  平心而论,乐师们不是卖身给乐团,说一句话都要得到批准或代言。作为音乐家,他们富於表达情感,也需要表达的渠道,而所表达的,不一定是负面的,但却代表他们因工作而人身自由受影响所发出的声音。在二十一世纪的这个国际都会,如此禁令颇为匪夷所思。老实说,行政部门一位也不用隔离,他们又如何反映得了在营中乐师们的感受呢?

  两位行政部门主管上周在电台接受访问,谈及被隔离的乐师们,真的不知道为何如此轻鬆,十二分鐘的访问,不完全记录的笑声至少五次。我也不厌其烦,多次问及乐团会否开记者招待会直接与传媒对话,以专业的资讯以正视听,为无辜的乐师们作澄清。可惜乐团方一直支吾以对。

  后来收到一则短讯,引用乐团高层说:“媒体你不去理他的话,两三天别人就会忘记了,这个事情就会成为历史,被遗忘了。”难怪有专家认为港乐危机处理的能力是零。

逢周一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