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文艺中年/场刊的价值\轻 羽

2021-01-06 04:24: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早前拜读本版“乐问集”周光蓁前辈《再谈电子场刊》文章,深有感受,令我不禁班门弄斧,在此抒发愚见。

  表演艺术讲究团队精神,即使是一人表演的默剧,其实仍有不同岗位的人员辅助,演出方可成事。表演团队既有幕后的创作及技术部门,亦有前台的行政、宣传和票务,共同向目标迈进。对於不少观众来说,只会欣赏剧场上的表演者或创作人员,并不留意其他岗位,也是无可厚非。

  演出的宣传事宜,既包括节目售票期间的各类工具,基本例如海报、传单等,亦包含演出期的场刊。优质的场刊不单介绍节目资料,更能与演出的艺术风格融会贯通,让观众获得完整而统一的艺术观感。近年越趋盛行艺术教育,某些团体更会将场刊深化成导赏小册子,邀请专家在场刊撰写文章,深入浅出介绍与节目相关的资料,让观众能够获得更多艺术知识。

  我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接触本地舞台表演,其后更投入这行业工作。不论自己参与的,或是看到其他团体的演出场刊,可谓多不胜数。有些观众更喜欢收集场刊,就像集邮一样,将场刊保存得整齐完备,以作纪念。我到外地旅遊都不忘参观当地的剧场,情况许可更会购票观赏演出。大部分商业剧场的场刊都要另费购买,并不免费提供,虽然不是每个观众都会付费,但是主办单位仍不愿意提供“免费午餐”。

  即使现在电子媒体盛行,但我从不担心演出团体於未来只提供电子场刊。就像书本和报纸仍然拥有读者,实体场刊就如现场演出般有其存在价值。然而,有效运用资源亦是大势所趋。现在香港好些粤剧节目,单页双面的传单亦充当场刊,页面附印二维码可让新一代观众扫描而获取更多资讯,既可节省纸张,同时仍保留艺术特色。

逢周一、二、三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