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与“每况愈下”看上去是两个没有直接联系的词,但当它们成为电影名的时候,就有了奇妙的传承─《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又名《爱情中的不可抗力》,是二○一四年上映的一部瑞典电影。《每况愈下》(Downhill)则是二○二○年翻拍的美国版。
既然是翻拍,两者的故事起源自然是一样的: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看上去幸福美满的中产家庭,到阿尔卑斯山滑雪胜地度假。这家人在就餐时突然遇到了雪崩,丈夫丢下妻儿独自逃命。大家很快发现雪崩只是虚惊一场,丈夫有些尴尬地重新坐回餐桌……虽然是惊是虚,但抛妻弃子的行为则是实,于是雪崩“虚”的危机引出了家庭“实”的危机。这家人应该如何处理呢?
作为电影爱好者,笔者就不剧透了,只是说说欧版美版这两个版本的不同。朋友先向我推荐了瑞典版的《不可抗力》,这部当年代表瑞典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带有典型的欧洲电影味道─缓慢的节奏、压抑的氛围、处处都藏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然后我自己找到了美版,果然很“美国”,片长从欧版的一百二十分钟大幅度缩短到了八十六分钟,加入了一些喜剧的元素,让观众更容易“入口”。
如果我只看过美版,可能会觉得这部电影就仅仅是一个有点意思的小故事,看完了也就算了。但“有对比就会有伤害”,我在欧版的观影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了一种“煎熬感”,和剧中的角色一同经历“不可抗力”带来的巨大考验。看过欧版就会感受到一些严肃的主题,用太过商业化的形式包装,就会被“沟淡”。每一次感官上的冲击,都是对观众注意力的一次分散,都是对思维上深入探索的一次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