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纠结的“清空”\胡一峰

2021-10-08 04:26: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很多文学家都说到过“悔其少作”的问题,比如叶圣陶、鲁迅。再如戴望舒的《雨巷》写于二十七岁那年,后来出版诗集,却删去了这首为他带来名声的作品。

  还有人对早年作品反复修订。章太炎的《訄书》,初刻于一九○○年,后反复修订,增删篇目,直至《检论》。他自己也说,“余始著《訄书》,意多不称。自日本归,里居多暇,复为删革传于世。”当然,严格说来,这只是不满意,却未必“悔”,不然,也不会不停地修订了。“不满意”是“意有未称”,“悔”却是通篇否定了。

  想起这个话头,是因为近来几次看到,有些博主为了什么原因,把以前写在网上的东西全部清空,再点进主页时,竟是空空如也,仿佛按了熟悉的地址去访故人,不料却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比起前人的“悔其少作”,今人的“清空”方便多了。

  从历史上看,保存典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难题。天灾兵祸,虫吃鼠咬,被“清空”的,总比留下的要多得多。所谓留给时间去沉淀,也有其道理,但多少有些自我安慰的意味。因为岁月并没有鉴别的能力,当它起了毁灭之念时,不会顾及媸妍。而最响亮的笑声永远属于幸存者。

  如今,网络造出的这片空间,看起来无尽无垠,仿佛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尽情地网上发布自己的思想和文字。不过,即便不从事网络写作,常在网上阅读的人也都知道。看到一篇好文章,除非保存到电脑上,否则,即便放入“收藏夹”,也不能保其无虞。

  听说,美国加州大学有个“离线互联网”(Internet in box)项目,已经做了好几年。他们将网上的免费资源放入一个大容量移动硬盘之中,提供给无法上网地区的学校,供那里的孩子“使用”互联网。姑且搁置其公益价值不谈,线上滋长的文明,却在线下得以保存,这本身是个有趣的话题,一如“离线互联网”这个纠结的名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