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十八弯/老报人情谊\关 尔

2021-10-12 04:28: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十月九日,报业泰斗杨奇先生遗体告别式在穗举行。当天虽然气温骤降,细雨霏霏,不少粤港两地新闻界人士仍自发前往送行,很多人纷纷谈起与杨奇先生交往中的难忘记忆。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交游广、人缘好的杨老,生前接受采访时,也时常聊起知交好友间的深厚情谊。他说筹办新华社香港分社时,乔冠华是其顶头上司,自己会经常到乔冠华家汇报工作;他办《华商报》时,夏衍几乎每晚都到报社来,或写时事随笔,或写副刊文章,还经常就办报提出好主意;他参与营救文化精英行动时,与邹韬奋接触甚密,邹一句“是否有志一辈子幹新闻工作”的鼓励,对他献身传媒业影响深远。

  杨老与本港传媒人也一直相处融洽,尽管彼此立场未尽相同,但杨老之坦诚磊落赢得众人敬重。他与查良镛更是情谊甚笃。一九七八年杨奇到港工作后,他们相互拜访,一见如故,经常交换对办报、时局和爱国统一大业的看法。

  邓小平复出后,受到全国人民热烈拥护。查良镛屡屡撰文表达赞赏尊敬之意,并对杨奇表示,“我一直佩服邓小平的风骨,如果有机会到内地,最想访问的就是邓小平。”杨奇心领神会,向上汇报后,便代表新华社香港分社正式邀请他及家人到北京拜会邓小平,并前往全国各地参观。

  后来,查良镛特地致信杨奇:“此次赴京及全国各地访问,一切均照吾兄事先组织安排,顺利无比……弟及家人均感谢之至。”之后,查良镛愈加以家国大义为重,在办报及社会事务中与中共进一步求同存异。

  一九八八年杨奇接任《大公报》社长后,查良镛知道其患冠心病并在体内安装了起搏器,还特地写信劝他保重身体。他俩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二○一四年十二月,因事赴港的杨奇登门拜访查良镛,挚友相见,晤谈甚欢。临别时,查良镛坚持坐着轮椅把杨奇送到电梯前。杨老曾忆道,“当时我俩都已年过九十,又各居两地,真是‘见一次得一次’。”

  如今,两位老友均已驾鹤仙游,相信天堂相遇,又可畅叙友情、笑谈人生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