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竹门日语/格局与氛围\简嘉明

2022-06-24 04:24: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你会去故宫博物馆吗?”“故宫展览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什么时候参观故宫文物展?”

  自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展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后,不断有人问我会否去看,手机的亲友通讯群组、家庭聚会、朋友见面,话题也或多或少提及“西九文化区”。纵然部分表示浓厚兴趣的,未必说得出博物馆正确全名,平日也不十分关注历史、文化或艺术,但他们对故宫文物展览的期待与雀跃却又真是我始料不及的。然而博物馆在香港绝非新鲜事物,为什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民间引起的关注度却那么厉害?这真的要归功于策展者的宣传策略与攻势。

  凡事皆讲“格局”与“氛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格局在香港史无前例,占地约一万平方米,造价三十五亿,展示九百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格局之大无容置疑。虽说“有麝自然香”,但格局是硬件,硬件如何精良也要软件配合,才能为人使用,从而发挥最大果效;我指的软件就是宣传和推广。这半年以来,市民不难接触有关“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资讯,适逢回归廿五周年,盛事与博物馆开幕更成了“天衣无缝”的搭配。媒体不断推出有关博物馆的专题报道,市民从报刊、电视、网络,都有接触展览最新消息的可能,逐渐在社会形成“参观故宫文物”的“氛围”,只要成了热话,就能进一步掀起人们对展品的好奇与亲身前往参观的兴趣。

  “格局”与“氛围”,不但可以用来分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的成功,也是当下处世不可不察的道理:条件好、实力强,也要有人气,才有为人留意及重视的机会。现代社会选择太多,包装和宣传不容或缺,不管展览、产品以至人才,若没方法成为焦点,也难以被认识了解。正如璞石落入识货之人手里终成翡翠,如没报道,谁又晓得世上多了价值连城的珍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