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五日,是今年的清明节,这个假期与众不同,它没有采取前拆后借的调休模式,而是干脆利落地在周三放了一天假,这直愣愣、孤零零的一天假期,突如其来,让人有些不知所措,简直不知道该拿它幹什么好。现在,这个“独一份”假日已经离去十多天了,却还在朋友圈里被人反复回味。大家赞叹:上二休一的感觉真好。
小时候,我住在南方小镇,虽不靠海,夏秋之际照例要遭受几次台风影响。小镇多河,也就多桥。台风来得猛烈时,会把树拔起来阻住道路,携来的暴雨,又会叫河水高涨,甚至直接把桥冲垮。那时没有手机,早上走在上学的路上,大概率会遇到已经去过学校又折返的同学奔走相告“今天不上学”的特大喜讯。那会儿也没有“作业群”,台风颳来的这一天假,来得毫无防备,再争分夺秒的老师也来不及布置家庭作业,所以,它成了真正属于学生的假期。因为这个缘故,我记忆里的台风有些可爱。
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给我的感觉与此类似。拥有閒暇的数量以及度过閒暇的质量,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好多年来,国人的假期在倒休加持下变成三天、五天甚至七天。于是,早早地做好攻略,可丁可卯地计算,按部就班地奔波,完成任务地打卡,有时假期过完,比上了几天班还累,还有可能患上假期综合症。
话又说回来了,腿长在自己身上,不出去不就结了吗?但是做不到啊。“小长假”“黄金周”疯狂暗示:出去玩啊!早做攻略啊!彻底放松啊!各种旅游平台推出一个接一个的套餐产品,更不用说朋友圈里的各种“捲”。恕我篡改一下黑豹乐队的歌词:“这是一个外出的假期,空气里弥漫着旅游的味道,宅家的人是可耻的。”气氛烘托到这儿了,不去哪成啊?感谢只放一天假,倒釜底抽薪叫停了假日之“捲”,让人品尝到放假的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