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做个有文化的“吃货”\谷中风

2022-02-28 04:24: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游牧民族等群体不以谷物为主粮。

  “每逢佳节胖三斤”,这是“吃货”常用的自嘲。中国向称“美食王国”。食物,不但蕴藏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基因密码,而且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社会心态和趣味变迁。人们常说,读史给人智慧。史书的一大功用正是把我们的观念从“生来如此”中解放出来,从“日用而不察”中超脱出来,从而看到生活的丰富、复杂和流变。这大概也就是所谓历史的态度。《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这本书在旧事中发掘新知,引导我们用文化的态度看待食物,用历史的态度看待饮食文化。

  书中揭示了不少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饮食变革。比如,饮茶习俗在中古时代传入华北,带来“一场具有重大革命性意义的饮食文化变迁”。茶文化发祥于西南地区,早在西汉时期,巴蜀地区吃茶已较普遍。两汉以后,渐传至长江中下游,六朝时成为南方常见习俗。中唐以后,饮茶在华北地区风行并向西北游牧地区传播,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和酒并驾齐驱的饮料。与之相伴随,华北各地茶舖、茶肆林立,撰写《茶经》的陆羽也登上“神坛”。茶叶贸易成为唐中后期活跃的商业活动,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那“重利轻别离”的男子,就是往返浮梁做茶叶买卖的。巨额茶税也成为支撑唐帝国后期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仅浮梁一县每年茶税就达十五万馀贯。

  从茶叶的传播延伸,作者还指出了文化交流中一些规律性现象,比如,著名的“顾渚紫笋茶”,嫩叶背卷似笋壳,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一带,起初没什么名气,陆羽把它寄给京城的朋友,北方人士方识其佳而逐渐重视,后成为唐代的贡茶。

文化交流之重要

  对于华北居民而言,茶曾是“外来文化”,它从南向北的逆袭,在中古时代华北饮食文化变迁中也非个例。大量西域食物及饮食方式也于此时传入或推广,史书中那些冠之以“胡”的吃食,便是明证。比如,葡萄酒虽在西汉已享美誉,但那时属于上流社会的奢侈品。东汉灵帝时孟他用葡萄酒向中常侍张让行贿,就获得了梁州刺史的位子。唐太宗时,“破高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后来,河东地区特别是太原一带也成为内地葡萄酒的生产中心。

  阅读此书,让人意识到,一杯酒、一盏茶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讲述着文化交流之重要。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有趣的文化细节。比如,古书常有“粒食之民”这个词,与之相对的是“不粒食”。作者指出,其中反映了古人“夷夏之辨”的侧面。以谷物为主食的人群,即“粒食者”,而游牧民族等群体不以谷物为主粮,自然就是不粒食。这些内容让人“涨知识”,也感叹做个有文化的“吃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