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青山行不尽2——唐诗之路艺术展”杭州开幕

2022-03-08 13:31:22大公网 作者:茅建兴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青山行不尽2——唐诗之路艺术展”日前在浙江展览馆正式开幕,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省美协主席高世名致辞表示,唐诗滋养着所有中国人的心灵,是中国人诗性情怀和精神生活的最普遍基础。唐诗之路是中国人诗性心灵的发生现场,在这个现场,我们可以遥想千年前诗人们的行迹与情致,通过这个现场的感受我们与古人心意相和,声息相通,在诗意生发中,成就吾人与世界的一番兴会。



第二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开幕

  首届的唐诗之路展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称赞。2021年,中国美术学院发动第二届唐诗之路艺术展,参与浙江省文化建设和诗路文化带的深化工作。展览从绿水青山出发,用艺术助力地方发展,这一次的行走与展览动员了500余位师生,从40后到00后,行走浙江大地,采风创作,在院系专业上,涵盖了中国画与书法、油画、版画、雕塑、跨媒体、摄影、设计、建筑等20余个系科与教学团体的师生,形成了跨专业、跨系科的创作集体。

  艺术展作品的面貌涵盖了从传统书画、木雕、绘画到面貌繁多的数字媒体艺术,传统书画和最新的科技在此融合。艺术家们用最前沿和新潮的创作形式来研究和阐释传统文化的母题,以“诗”作为古今对话的方法,“古典命题”在“未来媒体”中重新回归。第二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分为与地、洞天、山河三大板块,通过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社会美育等方面实践探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挖掘诗路文化的重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时代价值,将“唐诗之路”呈现为彰显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的人类文明共同体之路。

  带回中国人诗性心灵发生现场

  走近作品“何处青山是越中”,这是由中国画山水和中国书法两部分组成,书法部分以中国古建筑中的梁柱作为书写载体,两根柱子对置在整个空间中,右边柱子上重复书写“时时引领望天末”,左边柱子上重复书写“何处青山是越中”,左右呼应,不断发问。字体采用一米见方的正楷书写,取唐代颜真卿笔意,制造开章雄强的气势。山水画部分为5米高、24米宽的矩仗,是浙东山水的全景画的立体展现。



《何处青山是越中》

  主创青年艺术家沈晓明表示,“在巨大的山水中,层峦迭起,山林层叠,泉水穿引,洞天别出,这是一个庄重神圣的。我们想拨开现代人傲慢的迷雾,使山水自然重新获得魅力和灵性。”唐开元十三年,孟浩然自洛阳出发,漫游吴越一带,至杭州渡钱塘江时写下著名的诗篇《渡浙江问舟中人》,“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最后一句是诗人心潮澎湃且热切的追问,何处青山是越中?越中是他即将要去的地方,他眺望远山,心醉神往。唐代诗人追慕前代大师的足迹,既是对山水自然的关照,对人生境遇的体悟,更是与前代诗人的心灵沟通和其传世诗篇的隔空唱和。



《梦里寻梦》的“洞天科幻”

  谭彬团队的作品《梦里寻梦》用单频4K彩色有声影像装置,将奇幻叙事依附于“洞天”这个观念衍生,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征的“洞天科幻”。一辆小火车在五座山石之间穿行,旁边三个视频实时转播小火车穿梭山川内的情景,在洞天中访洞天,作品的影像叙事设置了七个时空篇章,在一块太湖石的七个孔穴间反复切换、演进,呈现了“误入“、“缩地“、“委羽“、“探月“、“存思“、“虫漏“、“惊梦“七个主题,思辨地探询时空的边界与可能。

  高世名说道,浙东唐诗之路上,有一位诗人在西方享有盛誉,不是李白、杜甫,也不是王维、贺知章,而是寒山子。寒山子的诗歌与传奇深深地影响了西方19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寒山留下三百余首诗,有一首我特别喜欢:千山万水间,中有一闲士。白日游青山,夜归岩下睡。突尔过春秋,寂然无尘累。快哉何所依,静如秋江水。”唐诗之路不但是经行之所,亦是此身安住之地。



市民带小朋友参观艺术展

  “古人在舟车劳顿中辗转逶迤,亦于漫漫长途中收获无数“兴会”,这种兴会,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感物方式。唐诗之路上的吟咏唱和将我们当代人的思与感扩展至千年,将我们带回到中国人诗性心灵的一个个发生现场,带回到一种“兴”的操演之中。 ”高世名感怀,为什么诗人在《春晓》发出了“夜来风雨声,花落之多少。”这样的似问非问,这里面的寂寥、通达的意味,直到他读硕士时的一天,才真正意识到是什么意思。“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这些句子,在人一生的生命历程中会不断地浮现出来,开启人们彼时的感官和心智,让我们在面对世界时会有所感,有所触。”

  “我在唐诗之路读唐诗”全民互动征集

  1974年,绍兴新昌的公路技术员竺岳兵在从事“毛竹公路”建设时,朦胧感到有一条“唐诗之路”,此后开始了七次步行考察,独自开展研究;历时近20年,他在“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了论文《剡溪——唐诗之路》,正式提出“浙东唐诗之路”。竺岳兵提出的这条“浙东唐诗之路”——自钱塘江畔的西陵渡始,沿浙东运河,至绍兴,经曹娥江,南溯剡溪,过嵊州,到新昌,南行至天姥山,最终到达天台山,461位唐代诗人,行走于浙江山水之间,用1500多首诗词铺成了穿越古今的“唐诗之路”



充满想象力的唐诗之路艺术展通道

  溪山无尽,行旅亦无尽;天地无涯,情致亦无涯。本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18日,“唐诗之路”也将把唐诗承载的中国核心精神文明呈现给全世界,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唐诗之路”的展览现场还将迎来数千名中小学生“观众”,孩子们可以在此学习传统文化,接受艺术的第二课堂教育,让诗教和美育融为一体。同时,主办方还发起了#我在唐诗之路读唐诗#话题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大众征集视频、音频、书画等多媒介作品,打造一场全民读唐诗的线上互动。以诗会友,以诗唱和,主办方希望通过“读唐诗”,重返中国人诗性心灵的核心现场,让这颗诗歌的种子生根、发芽,延续至未来。

责任编辑:郭晓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