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科技作为工具 内容决定形式

2020-12-17 04:23: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刘君璧希望让观众更多地关注作品及其意义

  艺术科技形式繁多,既有AR、VR、3D技术这样的high-tech,也有以传统艺术品为主导,辅以技术支持的low-tech形式,在香港设计总会执行秘书刘君璧看来,“在将科技应用到艺术上的时候,要根据平台和内容,选择释放信息的形式。”

  由香港设计师协会承办的“Tranzeneration深港设计传承跨越”此前在网上展览,数百位来自北京、西安、福建、河南、山西、深圳、香港的参与者共聚线上分享,“过去的实体展览达不到这样的覆盖範围。”作为策展人的刘君璧如是说。

  展览以噱头十足的VR(虚拟实境)揭幕,让身处港深等不同地方的主礼人共处同一个虚拟实景中,而到了真正的展览部分,除了界面上一些艺术设计外,本质上使用的是最基本的网页点击浏览的low-tech方式。

  在刘君璧看来,展览可以分两种形式探讨,一种是强调交互的形式,要求刺激有趣的新媒体展览,比如香港设计师协会2017年於香港文化博物馆主办的“薪火相传 深港设计交流──大事记”AR展览,现场观众利用一款APP,通过手机的拍照功能,将摄像头对準现场的一些影像欣赏到展品。另一种展览则侧重作品和内容,“就像你走进一间博物馆或画廊,展品简单地挂在墙上,你坐在櫈子上欣赏。”

  刘君璧提到,现在很多虚拟展览将展场变成3D空间,观众可以走访这些房间,看每一幅画。“其实这样的互动是基本的,你点击,然后左右浏览,并不难做到。”但她所考虑的是,如何让观众更深入了解作品内涵。

  在这次线上展览的设计过程中,刘君璧特意要求网站的设计师,“只用最基本的互动形式,以浏览的形式再现展览。”她认为展览的初衷是希望观众藉此了解靳埭强、韩家英两位艺术家的创作,以及他们对年轻一代设计师的影响,“这些通过文字在虚拟展览中交代,虽然技术很基本,但已足够呈现将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我觉得科技有点衝昏了我们的头脑了。”刘君璧解释说,“科技只是一个工具,它会增加艺术的更多可能,有助於演绎内容。我想要让大家了解作品及其意义,多过我想要大家转来转去、飞来飞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