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以德授琴/荣鸿曾忆故人 蔡德允的琴诗书与人生

2022-03-21 04:24: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荣鸿曾原著、黄树志翻译《中国最后一代文人──蔡德允的琴、诗、书与人生》,三联书店(香港)。

  由荣鸿曾创作、黄树志翻译的《中国最后一代文人——蔡德允的琴、诗、书与人生》中文译本近来由三联书店(香港)出版。该书通过记述香港古琴演奏家蔡德允充满流离与乡愁的一生,探讨文人传统在当代社会的逝去,并结合其女性身份、背靠的精英阶层以及所处的家国时代背景,编织出一部涉及历史、政治、社会、艺术等领域的传记。荣鸿曾日前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通过回忆他与蔡德允相处的点滴,带我们回到“文人琴”的时代。\大公报记者 徐小惠

  荣鸿曾第一次见到蔡德允,是一九七八年受邀至香港中文大学教书期间,在表达了希望同她学习古琴的意愿之后,蔡德允欣然同意。他每周跟着蔡德允上一次课,蔡德允会请学生们吃点心、聊天,直至一九八○年荣鸿曾离开香港。“我不知道别人是否也是如此,我和蔡老师学琴,是从来没交过学费的。”荣鸿曾笑言,“她成天讲她对待学生就像对待朋友,只有能做朋友的人才值得她教。”

  坚守文人琴的原则

  一九○五年,蔡德允生于上海一个优渥家庭,是以高雅文化和艺术精心培养的名门闺秀。她拥有厚实的中国文学艺术基础,对琴乐、诗词和书法有莫大的天赋和兴趣,但即便才华显露、渴望接受高等教育,最终因她父亲的反对而没有进到大学读书。从慕尔堂高等专修学校毕业并留校教书两年后,二十三岁的蔡德允嫁给来自书香门第的沈鸿来。

  身处中国局势最为动荡的年代,蔡德允一生在流离中充满了游子的乡愁。一九五○年,她同丈夫和儿子沈鉴治移居香港,尽管曾经生活困厄,却无阻她热爱文人艺术,并坚守传统文人的道德和价值观,将琴艺传授年轻一辈,使琴学可以代代相传,贡献良多。

  蔡德允来到香港后依旧说上海话,荣鸿曾作为学生中少数能与她以上海话交流的,二人总是相谈甚欢。“大概二○○○年开始,蔡老师弹琴的次数越来越少,我每次找她就变得聊天多于弹琴。”也是此时,荣鸿曾开始着手写作蔡德允的传记,“在聊天中,蔡老师会提到自己一些颇为痛苦的家庭经历。”荣鸿曾提到,当中有的一些关于沈家和她丈夫的事情,后来其子沈鉴治在校阅过程中将之删去。

  荣鸿曾用英文写作,写完一段后,会回去找蔡德允给她看,“她的一些诗词的翻译很困难,我将翻译的读给她听,有几首诗引起她很大的伤感。”荣鸿曾提到,当中就有关于思乡的诗。

  蔡德允一九五○年同丈夫和儿子一起来到香港,一九五三年回上海探亲再返回香港的途中历经多重阻碍,“她担心会回不来香港,因此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上海”,“甚至她妈妈过世她也没有回去”,荣鸿曾说,“后来她很后悔,为此写了诗。”

  让年轻人认识历史

  在本书的书名中,荣鸿曾将蔡德允称为“中国最后一代文人”,并将蔡德允看做“文人琴”的代表。“二十世纪政治架构改变了,但是因为蔡的生活简单,所以可以保持文人琴的概念。”在荣鸿曾的书中,蔡德允是一位非常保守主义的琴人,不仅体现在她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更体现在对于琴的社会身份等方面非常保守。“对蔡老师而言,弹琴强调表演性,娱己娱人,古琴是娱乐自己;另外他们(以蔡德允为代表的文人琴弹奏者)都不要出名的。”要欣赏古琴艺术,不仅仅要靠听,还要靠对琴的触感、动感,“这个只有自己弹琴才能感受到。”荣鸿曾补充道,“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年轻一代认识中国,认识中国传统社会,认识历史;第二,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机会接触蔡老师这样的文人,如果他们能从这本书之中接触到这样的文人,对于现在的社会有多一层想法,认识自己,这是对文人社会很重要的意义。”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