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衝击香港各行各业,故上月PMI再跌,已是预料中事,但几时才能止跌回稳,才是大家关心之事。然而,不少商会人士透露,许多中小企东主为支持下去,已动用私己钱、加按楼贷,甚至卖车卖楼。
然而,即使香港的疫情渐渐稳定,但欧美情况却反覆不定,仍会影响百业,冀新一份施政报告能提出更多支援措施。
对於有意见建议政府再派钱,惟此法成效存疑,特别是早前派钱后,不见得本地消费回升,反映大部分市民仍对前景信心不足,宁愿“留多个钱”在手,也不大愿意消费,故此方法实在行不通。
相反,若政府向每名市民派发一万元消费券,并设有效期一年,料可刺激市民尽早“洗钱”,对饮食、酒店、娱乐、运输等重灾区,有一定帮助,届时生意回升,企业自然请多了人,冀当局不要为了节省行政费而放弃此好方法。
此外,自中美展开贸易战后,许多海外买家要求港商将生产地由中国搬到外国,不少公司有意在东盟等地设立新厂,惟面对人生路不熟及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却步,建议当局可考虑在东盟选择一个优质的工业园区,设立香港工业园,以特惠租金承租给港商,以助他们可保持竞争力。
再者,近期中央再一次阐述“双循环”的思路,建议特区政府要全面和準确了解相关思路带来的机遇,分析香港经济及港商如何才能受惠於国策之红利,令它成为港商进一步打进庞大内销市场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