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下,各行各业均受到打击,而在社交措施限制下,消费者行为亦有所改变,网上消费已是大势所趋。保险业一向十分着重“人”的服务,亦加快发展遥距投保及网上销售平台。现时本港已发出4个虚拟保险牌照,寿险及非寿险各佔两个,而4间虚拟保险主打业务则不同。\大公报记者 邵淑芬
2018年12月,保泰人寿(Bowtie)获保监局透过快速通道(Fast Track)授予本地首个虚拟保险牌照;2019年10月,保监局再向安我保险(Avo Insurance)发出首个非寿险的虚拟保险牌照;到2020年,保监局更是一口气於4月及5月份向主打宠物保险的OneDegree及众安人寿(ZA Insure)发牌。
相对传统保险,虚拟保险的架构较为简单,没有中介人,亦没有繁複的行政工作,包袱较轻。故虚拟保险推出产品的速度会较传统保险公司为快,产品相对简单、“碎片化”,没有多余保障,性价比相对较高。
香港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一向较慢,但疫情迫使港人学习网上消费,而网上消费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回头。正如虚拟保险,疫情不单提高港人对健康保障的关注,亦大幅缩短了适应时间,令虚拟保险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