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香港财经 > 正文

受惠消费及旅游业持续复苏 香港去年GDP增长3.2%

2024-02-01 04:02:57大公报 作者:李信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GDP近年走势

  香港经济增长提速,受惠消费及旅游业持续复苏,上季GDP录得4.3%,较去年第三季增加0.2个百分点。按年计更显现通关复常成效,由2022年GDP收缩3.7%,强劲V弹至2023年增长3.2%,符合特区政府的预测目标。展望今年,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访港旅客继续增长,加上致力举办盛事,将对经济带来额外提振作用。

  经济师认为,最新数据显示香港经济充满韧力。随着环球息率最快年中回落,有利刺激企业投资意欲,加上大型基建陆续上马,抢人才措施奏效等,为今年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政府统计处公布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私人消费开支继去年第三季升6.2%后,第四季同比再升3.5%。2023年与2022年相比,私人消费开支实质上升7.4%。政府消费开支在2023年第四季与2022年同期比较,录得5.2%的实质跌幅,去年全年则实质下跌4.3%。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继去年第三季升21.8%后,去年第四季同比实质上升15.7%,去年全年则升10.6%。

  服务输出增速超过20%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香港经济上季持续恢复,访港旅游业和私人消费是主要动力。对于GDP急速V弹,主要受惠香港与内地和国际全面通关后有所恢复,服务输出展现强劲复苏。过去两季服务输出同比分别上升23.3%及22.1%。与此同时,在居民收入上升及特区政府多项措施的支持下,私人消费开支在防疫措施取消后转为显著上升。整体投资开支随着经济复苏而转跌为升。然而,外围环境充满挑战,整体货物出口进一步下跌。

  对于今年经济展望,发言人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亦随着经济继续增长而进一步改善,但偏紧的金融状况目前仍会构成制约。另外,困难的外围环境将为香港货物出口带来压力,若先进经济体一如预期在年内稍后时间减息,情况或会趋向稳定。同时,随着接待能力继续恢复,访港旅客人数预期进一步上升,特区政府致力推动举办盛事,可带来额外的提振作用。

  恒生银行经济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师薛俊昇表示,去年第四季本地生产总值数据,反映私人消费及旅游业复苏继续带动本港经济增长。全年计,消费录得高单位数增长,主要反映旅游业的服务输入及输出增速更增加超过20%。他预期,今年消费及旅游业继续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外围不明朗 出口恐受压

  然而,薛俊昇关注外围环境不明朗,为本港经济带来下行风险,虽然近月本港进出口回复正增长,但当中部分原因与较低的比较基数有关,由于市场普遍预期今年主要经济体的增长低于去年,本港外贸前景挑战仍然不少。他预计美国联储局今年减息3次至4次,每次0.25厘,为香港下半年经济带来额外支持。

  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蔡永雄表示,面对国际政经环境不明朗,去年香港经济增长3.2%,显示香港经济具韧力,预期今年旅游业进一步复苏。此外,一些正面因素亦逐渐浮现,包括内地经济持续向好、特区政府吸纳人才措施奏效、多个大型基建陆续上马、环球利率在年中或有序回落等,均有望支持企业投资和整体经济表现。

  许正宇:金融业势头好 投资者看俏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社交网站表示,从近年的数据显示,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没有动摇,金融业整体发展势头向好。

  许正宇表示,在港注册成立的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由2022年第三季的水平反弹11%,达至2023年9月底的1.3万亿元,基金去年首三季录得合共536亿元淨资金流入,同比增长逾215%。同时,去年认可机构的存款总额及港元存款分别上升5.1%及2.1%,显示资金没有流出本港银行体系,交易所买卖基金去年日均成交118亿元,同比增长20%。

  另外,去年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金额401亿元人民币,同比升24%,创历年新高。去年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点心债)达4945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全年的2634亿元人民币高近九成,亦创历史新高。

  经民联倡优化政策 强化发展动能

  香港经济需要加大发展力度,经民联提出六大建议,包括楼市尽早全面撤辣、减免40岁或以下港人首置印花税、放宽住宅及工商铺按揭成数等,从而提振市民信心,扭转楼市困境。

  经民联主席卢伟国表示,楼市表现不佳,对本港经济其他领域造成负面连锁反应,也削弱本地市民和海外投资者的信心,令经济风险陷入恶性循环。来自楼宇和土地的主要收入减少,更令特区政府收入和财政储备响起了警号。香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拚经济、惠民生”,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尽快全面“撤辣”,令楼市早日复常。

  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认为,2010年推出“辣招”是因应全球量化宽松,大量资金涌入资产市场,措施可避免本港楼价持续飙升。不过,现时楼市需求萎缩,市场明显疲弱,“辣招”已不合时宜。

  另外,立法会三读通过去年施政报告中的“减辣”措施,即额外印花税(SSD)的适用年期缩至2年;买家印花税(BSD)和新住宅印花税(NRSD)税率减半至7.5%,以及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先免后征”。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称,调整措施是经考虑整体情况后的安排,特区政府继续监察住宅市场,确保稳健发展。

  各界有Say

  恒生银行经济研究部主管薛俊昇

  今年消费及旅游业续为经济增长动力,但外围不明朗,仍带来经济下行风险。预测今年经济增长2.8%,随着美国减息,为香港经济下半年带来额外支持。

  大新金融首席经济及策略师温嘉炜

  主要央行今年或减息,内地有望再推出刺激经济措施,或可继续支持外需改善,但疫情低基数效应减退,今年香港经济增长或放缓至2.5%。

  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蔡永雄

  面对国际政经环境不明朗,去年香港经济增长3.2%,显示香港经济具韧力,预期今年香港经济增幅约3.5%。

  旅游界议员姚柏良

  香港要吸客,还有很多东西要做,希望多些过夜旅客,结合香港的盛事,打造多些不同消费旅游产品,希望再多30%旅客,撑起市道。

  旅发局总干事程鼎一

  上月旅客已回复疫情前65%水平,其中,东南亚旅客已回复90%,菲律宾及泰国的更超越疫情前,希望优化航空运力和关口安排后,人数可继续增长。

  浸会大学副教授麦萃才

  访港旅客人数内地占比逾78%,海外旅客相对偏少,仍需要恢复,需要关注香港如何做好待客之道,令旅客愿意再来港。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