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房地产是本港经济命脉

2019-11-07 04:24:0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楼市强心针

  利嘉阁地产总裁 廖伟强

  修例风波在过去四个月内,已导致本港各行各业走向萧条,包括贸易、零售、旅遊、饮食及地产等,波及之处几乎无一幸免。近期局势窒碍市场信心,地产行业作为香港经济支柱,所受影响亦甚显著。楼价至今虽未严重下跌,但在过去数月成交量拾级而下,尤其二手市场,令地产代理生意苦不堪言。幸好在逆市下,发展商的新盘都愿意减价开售,在刚性需求下仍可录得一定成交。

  地产行业可算是香港经济的重中之重,卖地更加是政府库房的主要收入来源;面对逆市,如果楼价持续下滑,恐再引发负资产的出现,而在骨牌效应下势将波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市道。是次社会运动潜藏着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尤其在住屋方面,因为中国人传统思想都喜欢购买砖头,而觅得一个安乐窝,更加是大部分人的追求。有见及此,政府在今年的施政报告当中,都着眼於改善民生的措施上,尤以房屋政策及供应为重点。

  施政报告当中,最为市场关注的措施是放宽按揭成数,首置人士如果购买已落成的住宅单位,楼价在800万元以内,可以申请按揭保险上限至九成,而楼价介乎800至1000万元,按揭上限亦放宽至最高八成。

  放宽承造按揭保险的楼价上限,无疑可以降低年轻人上车首期的门槛,藉以纾缓他们因为难以置业而产生的怨气。相关措施亦有助释出更多的购买力,为楼市注入新动力。正如笔者在上文提及,香港房地产乃本地经济命脉,楼价的稳定及成交量的增加,亦具蝴蝶效应的作用,可以带动各行各业,使下行的经济得以软着陆;届时待社会运动结束后,经济可望加快复原,各行各业亦可重现曙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