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创科前沿/港聚焦三方向 激发金融活力\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董事 张宗博士

2022-06-24 04:24: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依托大湾区,以“香港研发、湾区制造、内地行销”的模式发展创科大有可为。

  香港的低税率环境、简单税制结构、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吸引了众多私募来港拓展业务。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私募资本与银行、保险、证券及其他金融业一起,助力香港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包括全球竞争力排名不断攀升、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国际金融中心排名稳居世界前三。

  站在回归25周年的历史新起点,本港既具有“一国两制”独特制度优势、全球最大市场作为支持;又面对新加坡、迪拜等其他国际都市的挑战。香港如何应对?笔者认为,各界应着力聚焦以下三点:共同维护稳定的社会与营商环境;通过制度创新稳固并增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以(金)“融”促(科)“创”,推动香港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一:维护稳定社会及营商环境

  香港作为全球前三位的国际金融中心,汇聚世界最主要的金融机构,承担资本、外汇、债券、商品期货、黄金等金融交易的安全职责。修例风波的发生,不仅危害本地经济民生,亦对本港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带来负面的影响。幸而中央及时出手,国安立法及完善选举制度,并顺利完成三次重要选举,香港由此迎来了由乱到治、由治及兴的重大转折。

  我们坚定地认为,只有更好地维护香港的社会稳定与营商环境,才能更好吸引国际资本、金融机构及金融人才。这是新一届特区政府管治团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任务与愿望。

  二:通过制度创新吸引内外资

  近年来,以“一国两制”为核心,香港在联系内地与连接世界两个方向上探寻制度创新。一方面,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等协定的加持下,香港进一步推进了跨境支付、融资、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制度试点;利用好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等渠道,将香港金融市场的活水,以及监管体系与风险管理制度的优势引入内地,助力内地企业在全球资源配置;同时也与海外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红利。

  2020年8月实施的《有限合伙基金条例》(LPF),为私募资本机构提供一个简洁高效的制度架构,有力吸引业界考虑在香港成立和营运基金,吸引设立于开曼群岛、美国特拉华州及卢森堡等地区的离岸基金迁册来港。

  2022年1月,港交所推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机制(SPAC),此举有助于扶植新星企业茁壮成长,也令到香港金融市场的上市产品种类更趋丰富及多元化。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拥有八大高校、科研资源丰富;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香港研发+湾区制造+内地行销”的模式大有可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亦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近5年来,香港于科创领域投资1500亿港元,推动初创企业、研究实验室以及相关基建快速发展。但与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乃至一河之隔的深圳南山科技园相比,香港科创生态仍有相当差距。其中,创业投资(VC)群体的规模与影响力是明显的短板。究其原因,香港金融市场发达,投资者产品选择众多,但大疆、商汤等香港本土的科创造富故事太少。公营组织、金融机构、本地传统投资者青睐于基础设施、房地产、消费健康等稳健投资的气氛浓厚。

  三:引导投资以“融”促“创”

  从内地经验来看,仅以市场自发行为投资科创的力度有限。地方政府适时有所作为,通过引导基金投资,带动市场主体于科创领域“投早(期)投小(企业)”,并且取得明显成效。笔者建议特区政府参考上述做法,在“Hong Kong Growth Portfolio”计划中,除现有偏重后期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PE)之外,更需要加大力度引入创业投资机构(VC),带动更多市场机构一同参与以(金)“融”促(科)“创”。

  如是,香港本地的创业投资群体才能有机壮大,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第一程,也是最关键一程发展的弹药;为对接湾区制造、内地行销奠定基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