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至诚颖评/香港开启湾区新征程\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协会会长 林至颖

2022-07-05 04:24: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大湾区政策近年源源不绝推出,逐步推动湾区市场一体化。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建成启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生活带来便利。

  习近平主席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四个必须和四个希望,是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习主席乘搭高铁来回深港两地,为港人示范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大湾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更为港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广阔舞台和庞大机会。

  现在的粤港澳大湾区相较最初的规划,已不可同日而语。自《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2017年出台后,大湾区政策源源不绝地推出,逐步推动湾区市场一体化。如今大湾区成果丰硕,经济总量于2021年高达约12.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比2017年增加了8家,合共25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合作论坛透露的资料显示,区内国际贸易总额早于2020年已居全球各湾区之首。

  宜调整防疫政策,争取早日通关

  大湾区包含多元化经济体,整合潜力还未完全释放。经济整合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同盟。如今,大湾区内部的关税、资金流通制度、货币、法律、财政制度等都有很大差异,三地之间货物、人员、信息和资金的流通因此受制。单论粤港两地,经济整合主要还是倚靠CEPA《内地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互相取消部分关税和贸易壁垒。然而,粤港两地近年发布的政策只是放宽部分生产要素流通状况,尚未完全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对外经济政策未达趋同,财政与货币政策也未统一,足见大湾区仍处在自由贸易区的阶段。差异意味着可以学习和整合的空间还很大,未来须进一步互相取长补短。

  香港经济迫切需要奋起直追。2017年香港生产总值(GDP)为2.66万亿港元,其后遭遇中美贸易战、修例风波及新冠疫情,在2021年得益于出口增长、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增加,从谷底反弹6.4%,增长至2.86万亿港元,反映出香港经济韧性不差。如今香港也面对严峻挑战,俄乌冲突升级推高通胀及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由此可见,香港经济追赶大湾区的发展势头,不确定性还很高。新一届特区政府面临的挑战很多,但挑战中往往蕴含着机遇。

  防疫政策的调整是整合大湾区的契机。回顾过去两年多时间,内地与澳门保持防疫政策一致,但与香港有别,结果两地通关多次延宕,人流、物流、经济活动都受到较大限制。究其根本,内地采取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强调结合科技追踪、强力的社区管理、严格的隔离措施,控制疫情扩散。而香港则摇摆于动态清零及与病毒共存之间,较为重视防疫对经济的影响。内地对香港推行严格的隔离政策,源于香港管控疫情的能力及与国家协调防疫的能力不足。香港防疫政策若与内地趋同,则容易建立通关信心,即使出现感染者也能尽快控制。

  香港可以由点到面地推行大湾区通关,实现防疫政策与大湾区趋同,容许接种疫苗及核酸检测为阴性的香港居民和深圳居民,可以免隔离进行出入境。要做到这一点,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应与深圳卫生健康委员会、香港入境处、香港保安局与深圳公安局之间需要进行协调,进行出入境核酸期确定、健康码和行程码的对接、跨境流行病学调查、防疫法例实施等。其中,香港立法会应与深圳人大代表协调,修订原有的防疫法例,以及私隐条例,以便彼此协调处理违法者与风险控制。一旦成功,这套基于实践的操作方式与知识便可逐步普及,使得大湾区防疫政策逐步趋同。

  香港在大湾区的新定位应从输出为主,转变为双向互惠。以往香港面对广东省多是借助自身经验与国际化优势,输出人才、资金和技术等,但随着广东发展出独步全球的产业链,在科创人才底蕴和产业基础方面都相当雄厚,香港只是在学术质量方面较之有优势。产业基础方面,香港经济将近99%都是服务业活动,需要再工业化补充中等收入职位的缺口。香港目前所长主要是中转流通业,例如金融业、贸易及物流业,还有相关的工商支援服务等。如果香港只维持输出姿态,产业流失的情况会愈发严重。

  特区政府应向大湾区其他成员乃至全球,积极进行招商引资。依托离岸人民币中心,引入外资、零部件与技术较为方便,配套服务业较为完善等优势,吸引大湾区乃至全球科技企业落户香港。商界应积极与大湾区乃至全球科技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开展高端经济活动,在港招纳技术人才,创造足够就业职位,并向政界及学界反馈实践现况,以求得到及时的政策与知识支援。这也帮助香港通过再工业化,获得学习效应,发展知识型经济。立法会应为这种有利于香港经济健康发展的活动,赋予政府足够充分的权限支持商界,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公营房屋、支持人才与企业入驻、税务优惠等。

  应增加房屋供应,抑制物业泡沫

  香港经济发展需要优化房地产格局。房地产只有投入实体经济,才能真正带来惠及多数人的经济增长,例如房地产开发、建筑及房屋消费服务等。在本世纪初,房地产经济的附加值曾占香港经济总量28%,后来房屋供应急速减少,如今这一占比已低于20%。究其根本,特区政府在很长时间甚少建公营房屋,还容许公营房屋卖到私人市场,降低了政府满足需求的政策筹码。

  房屋供不应求,导致社会怨怼。只有少数人作为业主,得益于2003年后连年上升的房价,资产升值的幅度远大于劳动所得。这种现象不利于大湾区内的其他实业。因为超额报酬促使人心转向楼市炒作,企业与消费者则更难以承担地产成本,企业利润被剥夺,消费者大量钱财被置业所牵制,难以刺激港人参与到内外循环中去。

  特区政府应先着力增加房屋供应,缓解自身深层次矛盾。立法会要将房屋开发的行政流程精简到四年内,克服房屋供应增加缓慢的问题,恢复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建房量,每年增加8万至9万个单位,提振楼市成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特区政府可将公营房屋建设拆成多个中小型项目,主要判给中小型地产商,而非大型地产商,以增强政府对规划的掌控力。完成批地后,发展商在指定年期内未开始建筑房屋,或未能在合理时间内完成,要收取三倍于当初投地交易金额的罚金,并收回土地再度招商。增加房屋供应有助于满足社会各界置业的需求。

  此外,特区政府应抑制房地产泡沫。其中,应取缔居屋转为私营房屋的补地价流程,限制出售对象为特区政府或公营房屋的住客,出售价为当初买入价加上通胀率,确保公营房屋只用于居住,而非用于炒作,并保留控制楼价的政策筹码。其后,政府应参考全港家庭住户入息中位数,考虑将超出其负担能力的资产交易淨值部分,以及占比过重的租金差额,收取较高的印花税(例如50%或以上),以限制地产炒作的利润空间、对劳工及消费者的剥削,以及减轻非房地产企业的负担。工商界代表应积极支持相关政策,以确保香港经济健康发展。政府也可以利用上述的增量税收,作为帮助重要企业落户的筹码。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势头可喜,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香港经济发展有待追赶。大湾区对香港发展存在巨大潜力,但双方整合尚处自由贸易区的阶段。笔者对特区政府的建议包括:1)借着由点到面的防疫政策调整,逐步与内地通关;2)从输出优势的定位转为双向互惠,发展定位转变为服务国家的国际大都会;3)增加房屋供应,抑制物业泡沫,消除房地产对香港经济的拖累。道阻且长,香港当行而不辍,浴火重生,不负国家所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