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宏观洞察/美联储最快后年加息\Frances Donald

2021-09-20 04:28: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美国联储局无法透过收紧货币政策来减轻供应面的物价压力。

  新冠肺炎Delta变种病毒导致疫情升温,令本轮经济复甦周期仍见疲弱。对此不禁有疑问:如果这次爆发有望成为最后一波疫情,目前是否只是需求仍未完全复甦、还是新变种病毒而影响供应链,令需求停滞不前而导致整体消费开支持续减少?

  相信宏观情况会持续出现变化,左右金融市场的未来走向,在不明朗时期,股票、另类资产及较高收益的债务工具有望继续获得支持。

  目前环球经济复甦仍未见太大起色,若要维持现有复甦步伐,则需符合多个条件,包括经济动力由公共部门成功转向私营部门来带动、复甦范畴由制造业平稳过渡至服务业活动、消费和营商信心持续强劲等。相信若果这些条件未能及时到位,环球经济则有可能较预期加速放缓。

  对于3至6个月的中短期观点,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秋季公布缩减资产购买计划规模。未来数月的经济数据好坏较有可能决定央行如何退市,而非何时退市。同样,美联储如何传达其退市计划及执行安排,亦很可能决定市场反应。至于加息时间表预料会延迟,同时又预期当局将在2023年下半年首次加息,但亦可能会更迟。

  技术层面上,本次经济周期只属短暂性通胀,但滞胀动力仍然存在。环球整体通胀有望回落,令市场主导的通胀数据保持受控。然而,物价压力或将持续,新冠变种病毒令情况恶化,这些压力可能会继续存在且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减弱。故此认为物价压力对消费需求的风险与日俱增,对住屋、汽车及耐用品而言尤其如此。

  需要留意的是,美联储以至环球各央行均无法透过收紧货币政策来减轻供应面的物价压力。这情况将继续产生通胀数据与债券孳息率看似脱节的现象。

  进一步来说,若美联储坚定实行平均通胀目标框架、财政开支持续大幅高于目前预期及生产力显著改善,宏观经济状况有望持续支持股票、另类资产及较高收益的债务工具。

  (作者为宏利投资管理环球首席经济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