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田湾点经 > 正文

疫苗经济学之二 | mRNA技术:诺奖级别的医学突破

2021-06-06 04:23:57大公报 作者:李灵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新冠疫苗是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首次应用。由于mRNA疫苗具备低成本、高保护率、易于大规模生产等特性,未来有望颠覆疫苗产业传统研发路径,甚至成为人类攻克癌症的最大希望。

  mRNA疫苗的原理是将携带病毒关键蛋白的mRNA注射人体,使之“编译”出相应蛋白质抗原片段,诱使免疫系统识别后产生抗体。实际上,mRNA疫苗引导人体模拟了病毒感染的全过程,同时引发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因此保护率通常在95%以上。该技术的核心优势是可以表达任意种类的蛋白,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眼中,“它就像一个电脑程序,你可以对其进行编程以执行所需的任何操作。”

  有关mRNA的医学研究可追溯至上个世纪90年代。1990年,威斯康星大学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将体外转录的mRNA注射至小鼠骨骼肌内,可以表达相应蛋白质并产生免疫反应。但科学家很快发现两大难题:mRNA本身非常不稳定,在体内环境中会迅速降解;mRNA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容易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

  也因此,mRNA技术的发展长时间停滞,直到匈牙利裔女科学家Katalin Kariko展开长达四十余年的研究苦旅。

  Katalin Kariko于1955年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南部小镇,23岁时在塞格德大学生物研究中心开始职业生涯,由于当地实验室条件不足,1985年举家移民美国继续mRNA的相关研究。Kariko首先在费城坦普尔大学(Temple University)获得一份教职,但校方屡次拒绝批准科研经费。

  1990年,Kariko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研究助理教授,但其在mRNA技术领域的研究同样不被看好,甚至在1995年遭遇降职,一度被赶出实验室。1998年,Kariko的研究方向获得同校医学教授、免疫学家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的认同,两人结成研究合作夥伴。在此期间,二人合力破解了mRNA免疫原性的难题,并在《Immunity》杂志发表论文,但当时未能引起太大反响。

  随着脂质纳米颗粒技术的成熟,近年mRNA医药的临床试验开始增多,枯坐冷板櫈多年的Kariko也将mRNA技术专利分别授权给美国公司Moderna与德国企业BioNtech。2013年,她还受邀担任了BioNTech的高级副总裁,时年58岁。

  2019年,多家布局mRNA技术的中国企业先后成立,创始人多有海外研究背景,或曾就职于mRNA技术研发企业,其中包括艾博生物、斯微生物、沃森生物及康希诺生物等。据业内人士透露,国产mRNA新冠疫苗最快将于年内上市,而复兴医药也有计划组建国产“复必泰”管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