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3c科技 > 正文

国产武侠遊戏,经典迭出 能否再创辉煌?

2018-11-13 03:16: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武侠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一提起武侠,可能读者会想到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小说,也有人会想起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遊戏也同样是武侠的一种载体,透过改编、原创等形式,许多经典遊戏由此应运而生,其中一些又改编成电视剧,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李磊泽

  金庸先生於10月30日去世,享年94岁。作为武侠小说的革新者,他所创作的武侠小说也在各个方面影响了遊戏的创作。在国产遊戏史中,武侠遊戏亦可谓贯穿始终,从最早期1990年的《轩辕剑》到1995年的《仙剑奇侠传》、1996年的《金庸群侠传》、2007年的《天龙八部》、2010年的《古剑奇谭》,再到今年的《河洛群侠传》、上一期介绍过的《太吾绘卷》,都是武侠遊戏。这一次,就简要谈谈中国武侠遊戏的历史。

 

  1990-2003“笑傲江湖” 奠定基础

 

  在电脑是DOS系统的1990年,台湾遊戏公司大宇就设计了最早期的武侠遊戏之一,《轩辕剑》。这个遊戏可以说是一个半成品,其遊戏角色的名字都没有创作完成。但作为《轩辕剑》系列的第一篇,它为下面的遊戏起到奠基的作用。

  大宇公司在中国电子遊戏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早期的武侠遊戏,大宇公司可谓是个中“霸主”,其霸主地位源自其1995年推出的经典遊戏——《仙剑奇侠传》。在中国遊戏玩家心目中,《仙剑》是最经典作品之一。无论画面、剧情、音乐、系统在当时都是非常出色的,在画面上,其斜45度视角和敌人可见的遇敌方式可以说是奠定了国产RPG(role-playing game,角色扮演遊戏)遊戏的基础。在遊戏模式上,召唤神系统,以及攻击、合击、仙术(即魔法),投掷道具等攻击敌人的方式,在当时中文遊戏裏面相当新颖。更重要的是,主角李逍遥与赵灵儿、林月如两位女主角悲欢离合的故事,被日后无数遊戏争相模仿,使之成为中文武侠RPG的一种模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标準。

  随着《仙剑奇侠传》的爆火,武侠小说改编的遊戏也应运而生。其中早期的经典作品,莫过於河洛工作室开发的《金庸群侠传》。与《仙剑奇侠传》的纯RPG遊戏不同,《金庸群侠传》是一个结合了SLG遊戏因素(simulation game,指策略类遊戏)的RPG遊戏。遊戏自由度非常高,绝大部分的人物、武功及剧情发展都十分忠於原著小说,令众多金庸迷欲罢不能。其改编自金庸先生“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经典桥段,主角“小虾米”是二十世纪的人,在家玩电脑玩到睡着。不知道什麼原因误打误撞进入了遊戏世界,结尾成为传说的天下至尊,也被江湖中人称为武林盟主。玩家需要收集天书,结交遊戏内的武林高手,最后组队决战最后boss。当年网上求助结交各大门派高手的攻略比比皆是,可谓盛极一时。

  大宇公司与河洛工作室都是台湾的遊戏开发工作室,如说起早期的内地经典武侠遊戏,《剑侠情缘》是个中翘楚。整个系列的第一部1997年面市,是内地最早的RPG遊戏,它讲述了南宋期间的武林故事,一共有六个结局,隐藏结局是救出岳飞。这种多结局的设定也给玩家更多的选择空间,在之后的遊戏中被多次模仿。

  在2004年之前,中国的武侠遊戏主要在打造“IP”,一些大的IP例如《轩辕剑》、《仙剑奇侠传》、《剑侠情缘》等都成为了一个经典系列的起源。最重要的是,早期的武侠遊戏在各个领域都实现了创新,奠定了之后国产遊戏发展的基础。

 

  2004-2018续作网遊 接踵而至

 

  在几大“IP”相继建立之后一直到2010年,国产原创武侠遊戏陷入了创作性上的“瓶颈期”。但是相对的,对於上述几个“IP”的挖掘,以及武侠网络遊戏的大量出现是这段时间的主流。

  大宇公司的《轩辕剑》系列主要重心放在单机遊戏上。《轩辕剑》包括1990年的初版《轩辕剑》在内,共发行了六款遊戏本体以及六款“外传”。正传与外传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外传直接使用正传的引擎并加以改良、并配合正传的故事背景。同时外传的故事情节也会在某些层面上与正传有关係。其中最新的一部《轩辕剑外传 穹之扉》於2015年3月发售。现在正在製作的《轩辕剑柒》,将採用虚幻4的遊戏引擎(遊戏《绝地求生》即採用此引擎)製作,从已经放出的预告片可以看出,厂商对新作的期待很高。通过这十三款遊戏,《轩辕剑》成为中国最长寿的武侠遊戏。

  《仙剑奇侠传》则走向另一个方向,它不仅仅推出单机遊戏的续作,衍生了许多网络遊戏甚至是手机遊戏,根据《仙剑奇侠传》遊戏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成为仙侠类电视剧的“开山之作”。在单机遊戏续作上,包括第一部在内,《仙剑》共推出八款遊戏,有一部外传以及一部前传。2017年,大宇宣布第九部作品《仙剑奇侠传七》立项。在衍生作品上,最成功的应当是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仙剑奇侠传三》和《仙剑云之凡》三款电视剧,在“遊戏粉”之外,又打造出了《仙剑》的“电视剧粉”。

  自从2005年《魔兽世界》进入中国市场,3Dmmorpg(是英文3D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的缩写,译为大型3D多人在线角色扮演遊戏)遊戏就成为行业的一个标杆,3D的画面也开始成为主流。与台湾遊戏厂商专注单机续作不同,大陆遊戏厂商则更多地将遊戏作品网络化。以前文提到的《剑侠情缘》为例,其仅推出了一部正传的续作以及一部外传,更成功的当属其网络版。其中2009年推出的《剑侠情缘网络版叁》(简称《剑网三》),时至今日仍然是内地在线人数最多的网络遊戏之一。它藉地形植被渲染技术、场景光影特效和SpeedTree等引擎特效来展现中国传统武侠世界,将诗词、歌舞、丝绸、古琴、饮酒文化、茶艺、音乐等多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到遊戏中,建构了一个气势恢弘、壮丽华美的大唐世界。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甚至是国外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都能够看到《剑网三》的玩家。《剑网三》与《仙剑奇侠传》一样,影响力走出了遊戏世界,其中各种“同人”(指以小说、cosplay为代表的不受商业影响的自我创作)作品,在国内影响颇大。

  金庸的作品亦被改编成了许多网络遊戏,在2007年,搜狐推出了网络遊戏《天龙八部》,初期极为成功,但因为后期遊戏的收费道具设计不够合理,玩家耗费大量的时间却难以得到相应回报,导致玩家大量流失,促成了2009年《剑网三》一经推出随即爆火的现象。

  自2010年开始,国产遊戏市场,特别是网络遊戏市场由之前的百花齐放,到腾讯与网易的双雄争霸,再到现在腾讯呈现一枝独秀的态势。在武侠遊戏上,腾讯的表现亦有后来居上的架势。其中由古龙小说改编的《天涯明月刀》,丰富多彩的玩法,打击感强烈的战鬥系统,以及独具特色的身份系统已经几乎“碾压”了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网络遊戏,其中最出色的莫过於顶尖的画面表现以及实时的天气系统,腾讯凭藉其雄厚的实力,打造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武侠世界。当然繁琐的日常任务和运营上存在的问题也让遊戏有些捉襟见肘,显得后劲不足,有许多网友调侃“满分的美工,零分的策劃”。最可惜的是遊戏衍生不够完善,未能形成与《剑网三》规模的同人圈子。不过《天涯明月刀》足可以成为国产武侠网遊的半壁江山,与《剑网三》分庭抗礼,现在在玩家群体中提起《剑网三》势必会提到《天涯明月刀》。

  踏入2018年,武侠遊戏仍然在国产遊戏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6月,网易推出了遊戏《逆水寒》,其直接竞争对手当属腾讯的《天涯明月刀》。在国产网络遊戏中,《逆水寒》的画质甚至超过了《天涯明月刀》,在细节上也做得十分出色。但其对於电脑配置可以说是“苛刻”的要求,导致了《逆水寒》这款遊戏难以像《剑网三》一样普及。

  历数遊戏史,相对国外进口遊戏,国产原创遊戏在画面、可玩性上都稍显薄弱。“武侠”遊戏是其中唯一异类,因为武侠遊戏是中国特有的遊戏类型,外国遊戏厂商无法领略中国武侠世界的快意恩仇、侠义江湖。

  斯人已乘白鹿去,神侠倚笑武林中。金庸大侠虽已仙逝,但江湖未死,武林犹在,相信在未来,武侠遊戏仍能引领风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