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娱乐 > 正文

《音乐之声》中文纪念版北京封箱轮完美落幕

2019-11-29 14:24:08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1月24日晚22点10分,谢幕彩蛋将北京海淀剧院“燃爆”,历时20余天的2019年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中文版北京站在此完美落幕。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着观众对这部“全球最受欢迎的音乐剧”深厚的情感。那些美好的音乐,继续“俘虏”着几代观众的心灵。

该剧自1959在百老汇原版首演以来,热演至今整整60年。今年,《音乐之声》中文纪念版再度回归,成人演员和儿童演员们的倾情演出,毫无悬念地赢得了观众的交口称赞。


 

2016年,百老汇独家授权七幕人生制作的首部中文版《音乐之声》上演。如今,中文版也演到了第四个年头,演出场次累计超过375场,感动58万观众。本轮《音乐之声》是北京的封箱轮,卡司阵容也再度升级,不仅有资深主演的精彩诠释,还有唱、跳、演俱佳的小演员们登台,所以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被牢牢吸引,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不愧为“最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音乐剧”。

《音乐之声》改编自冯·特拉普上校一家的真实生活。故事背景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萨尔茨堡。年轻活泼的修女玛利亚来到退役海军上校冯·特拉普家照顾他的七个孩子。她的善良与耐心让调皮的孩子们重新找回了对音乐的热爱,也打动了原本冷漠严厉的冯·特拉普上校。两人坠入爱河,终成眷属。不久,纳粹占领奥地利。面对纳粹的威胁,上校和玛利亚要如何用音乐脱离困境呢。

而真正让《音乐之声》的故事广为流传的,还是美国音乐剧界的黄金搭档—— R&H(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1959年,二人基于冯·特拉普一家的真实故事,改编成音乐剧《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

此次,开启新一轮巡演的《音乐之声》中文纪念版,就是根据1959年的版本进行译配的。在忠于大师原著的基础上,《音乐之声》中文纪念版由中国职业译配第一人程何担纲剧本翻译,让中国观众能以母语氛围,更好地体验到音乐剧的美好。为了仔细还原上世纪奥地利贵族的生活细节,今年的《音乐之声》中文纪念版更加注重剧中舞美设计,精细刻画了阿尔卑斯山、上校之家等十余个精美场景,灯光、音响也加强了观众身临其境之感。 

与其他音乐剧有很大不同的是,《音乐之声》中文纪念版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多位儿童演员的参演,这对剧组既是一种挑战,又是别样的惊艳。在整场表演中,小朋友们承担了比重较大的演出戏份,与成人演员有过之而不及。他们不仅在剧组认真配合完成排练,更是舞台上耀眼的明星。一个哈欠,一个鬼脸都惹人怜爱,引得现场阵阵欢笑。

回望剧目历史,《音乐之声》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20世纪最重要、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她用音乐讴歌了“爱”这个人类永恒的母题。

对于中国人来说,《音乐之声》算得上是最熟悉的一部音乐剧,剧中出现的《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哆来咪》等歌曲成为了几代人的共同回忆。在国人尚不知道“音乐剧”为何物的年代,悄悄为许多年轻人打开音乐剧启蒙的大门。

《雪绒花》这首歌,歌中传达了对祖国的依恋。很多人以为这是奥地利民歌,其实是作曲理查德·罗杰斯为特拉普家族的故事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表达。音乐中表达的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祖国的依恋,任何年龄、任何国家的观众都能够深切体会。

《哆来咪》也是中国观众在上小学甚至幼儿园时就会学习的歌曲,是孩子们认识音阶的第一首曲子。曲调欢快,朗朗上口,很容易被记住。经过程何的译配和音乐剧的演绎,这首歌才真的成为了孩子初学音乐,利用谐音记住音阶、理解音阶的教学曲。

(歌词截图/剧照)

《孤独的牧羊人》是《音乐之声》传唱度最高的三首歌之一。这首歌的曲调十分活泼,不断重复的 Layee odl段落俏皮有趣,是让观众记住它的重要原因。音乐剧中,玛利亚为害怕打雷的孩子们演唱,展现了田园欢乐场景,表达了向往自由的情绪,同时又寄予了玛利亚对孩子们的耐心和爱意。

每当人们再听到这些经典的旋律,便被其中热情及充满希望的情绪感染,忍不住跟唱。

也难怪有观众会将音乐之声评价为:“《音乐之声》会洗刷你固有的观念,因为它是欢乐动情的。被气氛感染之余,你可能随时都想张开嘴,跟着一起唱起来。”这些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总能让人瞬间热泪盈眶,音乐所传达的美好情感永远是音乐剧引发观众最真实的情感共鸣。“音乐疗愈人心。”这是《音乐之声》自诞生一来如此受观众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

(儿童演员剧照)


 


随后,剧组将前往上海大宁剧院进行上海封箱轮演出,关注剧目主办方七幕人生音乐剧,通过七幕微信小程序或大麦网可选座购票。今年秋冬,玛利亚老师和孩子们的天籁歌声将再次为观众带去《音乐之声》中文纪念版的美好回忆。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