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初中中史新课程设计 有望改变香港史可教可不教现状

2018-06-22 09:28:45大公网 作者:吕少群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史教师教授清末革命运动起源时,可走访位于中上环的中山史蹟径

新修订初中中国历史课程分三部分,包括政治演变(治乱兴衰)、文化特色及香港发展。受到关注的“香港发展”,在中史总课时(一百五十小时)佔一成,相当于十五课节,但它不是如之前所建议的独立成章,而是融入中国历史的大框架,讲述不同时期的香港情况,当然也讲及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包括新增的“改革开放中的香港作用”。资深中史教师蔡国光表示,初中中史新课程的设计,有望改变香港史可教可不教的现状。

早在1990年,蔡国光已自编香港史校本课程:中三讲三条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与香港的关系,中二讲元朗邓氏、文氏等新界大家族的历史变迁,中一则由李郑屋汉墓讲到考古发挥的文物,以及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渊源,涉及屯门杯渡禅寺、青山寺等。“相对而言,香港史在中国历史并不是主要角色。”蔡国光表示,一般中史教师对香港史未必熟悉,所以教不同时期的中国历史时,连带说说当时的香港,是适当的做法。

忽中忽西 削弱教学成效

蔡国光自编的香港史校本课程,1990年施教,受到教育署肯定并予以推介,后来更获出版社出版,但在官方角度,该课程的定位几番变化,先是放在中国史,后来在放于世界史的香港部分,回归后又拨回中史部分。忽中忽西,对香港史的教与学成效,难免有所影响甚至削弱。

更大的问题是,二十多年来,这个关于香港历史的课程被放在可教可不教的位置。因为初中中史课程虽分为甲部和乙部,甲部始终佔主导地位,讲的都是治乱兴衰(朝代史),长期以来都是教不完,以至普遍存在跳教或不教的现象,乙部则变相成了点缀,教师也不大可能有太多时间去教文化史,连带香港史也变成“可教可不教”了。一无所知,或所知无几,试问学生对香港与内地的关系如何说得出个所以然?

再者,由于为数不少的学校对现当代中国所讲不多,连随对香港与内地的关系基本上略而不提,学生可能只靠若干新闻和影片来认识香港和内地的一鳞半爪,如果那些新闻选材和影片是偏颇的,恐怕印象更不堪。于是,香港的前世今生,香港与内地的联繫,尤其是关于回归,关于基本法和“一国两制”,就由于“可教可不教”而不甚了了了,造成的后果是对内地和国家的疏离、冷感甚至冷漠。这不能不说是多年来香港教育和文化传承的缺陷之一。

中史教师会会长李伟雄说,新课纲下,老师在教授二次鸦片战争后,学生便会认识香港岛、九龙半岛,在两条不平等条约签定后,被迫割让予英国。在教授清末革命运动起源时,可走访位于中上环的中山史蹟径,“自然发现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原来是与香港有密切的关系。”香港史加入修订课程中,可提升为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可透过考察本地历史建筑和遗址,令到学生认识两地的关系,例如在中上环学辛亥革命、在南区学五四运动、在中环学三年零八个月的历史等。学生得以身处历史现场,学习历史,从中发现历史的乐趣。”

蔡国光补充,初中中史成为必修科后,有助学生认识历史,对塑造国民身份和文化认同很有裨益。例如新界氏族主要是宋代时期来港,成为香港原居民,唐宋时期的屯门,已是海上交通要津,“学到这些,可令同学明白当时的香港不是孤悬海外,而是与中原一脉相承。”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