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粤港姐妹学校逾630所占内地7成,大湾区教育融合叹出最强音

2018-08-30 20:09:48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网讯(记者 胡若璋 广州报道)近日,广东省政府公布对全国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提交的《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融合发展》提案回复函。广东省政府表示,广东专门组织省内高校成立“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工作小组”,对接港澳教育主管部门、港澳各高校及港澳教育工作者联会等机构,共同推进粤港澳青少年教育交流。其中,粤港、粤澳姐妹学校项目作为青少年交流合作的品牌项目重点推进。截至2017年12月,广东省粤港姐妹学校634对、粤澳姐妹学校39对,已占港澳与内地学校缔结姐妹学校的70%。 

 

  香港学生到广东实验学校体育运动交流 胡若璋摄

  2004年底,香港教育局与广东省教育厅联合推出了“粤港姐妹学校缔结计划”,14年来,粤港两地的学校互动频繁,但近年来合作步伐放缓。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已成趋势,关于三地青少年融合发展的声音更强。 

  全国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在今年初两会期间就提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整合湾区的教育、文化、体育、研发、创业等资源,为湾区青少年搭建融合发展平台。 

  截至目前为止,粤港澳三地高校已建立粤港澳高校联盟,26所联盟高校的校长每年举行校长论坛;深港中小学校长论坛也连续多年举办,在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交流理念和经验; 广东省教育厅自去年12月举办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活动,三地高校的近800名学生参加,内容涉及现代农业、创造业、信息技术服务等8个类别,其中55个项目与投资机构达成签约意向,融资金额1.2亿元(人民币,下同)。 

  随着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把就业、创业目光投向大湾区内,广东省港澳办与香港特区政府联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实习计划”,组织在港澳、内地或海外就读的港澳大、中学生和部分在职香港青年,到广州、深圳、珠海等7市实习,三年来已有超过2000名香港青年到珠三角城市实习。 

  霍启刚提案建议,加强与港方的沟通协调,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实习计划”,提供更多金融、新媒体、高科技企业的实习岗位,支持港澳青年主动融入大湾区发展成才。 

  不仅如此,广东有关部门表示,现在正在积极指导有关商会协会与港澳青年商会、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行动联盟等青年团体对接合作,为港澳青年到内地实习、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与平台。

责任编辑:齐宾遥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