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教育部倡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

2019-07-25 10:12:46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本报网讯(记者 周亚明 24日 贵阳电) 首批45名柬埔寨马德旺省学生将于今年8月前来贵州留学。在此间正在进行的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活动中,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指出,职业教育是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红利的关键一环,倡议与会各国积极打造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

22日上午,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其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东盟国际会议中心的永久会址开幕(摄影: 周亚明)

职教合作成“交流周”新亮点

田学军:倡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摄影:周亚明)

这批即将前来的柬埔寨马德旺省学生之所以引发关注,主因正是他们系职业教育层次留学生。他们将在中方学校度过3年,期间,将从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学起,直到学完电气专业预定全部课程,最后回到马德旺,在柬方合作学校----马德旺理工学院,用中方提供的实训设备,完成以实际操作即实训为主要内容的最后学业,最后走向社会,成为“订单工厂”的产业工人、技师未来的或者高级技师。

群贤毕至,少长云集。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开幕式会场(摄影: 周亚明)

这45名职业技术阶段的来华留学生不是第一批,也不是最后一批。以贵州的统计,迄今共有近30所高职院校接受留学生,至去年底,共有来自东盟各国留学生4000余名,其中,职业教育--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已超过1000人。这两个数据,在国内各省区市接受东盟留学生中,均属第一。换言之,贵州成了接受东盟留学生、尤其是职业教育层次留学生最多的省份。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此前已成功举办了11届,今年算是第12届。“交流周”主、承办方之一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说,相较于前几年双边或多边互派留学生多位侧重基础研究的本科生层次,职教合作正在成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新亮点。

中国—柬埔寨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成立启动仪式(摄影: 周亚明)

职教共同体倡议契合各方“痛点”

田学军指出,中国和东盟分别是世界第一、第三大劳动力市场,发展职业教育既是东盟各国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深化职业教育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言下之意,中国和东盟,均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借助职业教育,可以讲这种共同的压力变为红利。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系贵州首家“走出去”办学的高职院校。图为该学院院长陈海梁(中)与柬埔寨马德旺理工学院院长切赫·陶恩(右)、实训教学设备赞助商陈继权(左)在本届交流周合影(摄影: 周亚明)

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所在地贵州为例,这个被称为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山区内陆省份,近年来一直坚持穷省办大教育,提出“职教一人,脱贫一户”,将职业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取得亮眼成绩。据了解,贵州通过实施扶智计划、自强行动、造血工程三大行动计划,培养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180万人,开展培训1000万人次,累计帮助25万户家庭实现脱贫。

中柬合办之亚龙丝路学院首批来华电气专业高职留学生合照(摄影: 周亚明)

一定程度上,贵州的故事也是东盟国家的现实图景。2019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泰国驻昆明总领馆总领事妮媞瓦娣·玛尼绲女士说,贵州将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物流、执法、职教、旅游等多个领域,促进扶贫攻坚、改善民生。“这个例子是我们可以分享的,供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借鉴。”

输出输入诠释共同体内涵

这批即将前来的柬埔寨留学生引发关注的背后,是接受他们的学校--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有别于此前各处“孔子学院”以文化传播为主,系贵州省首个“走出去”办学的职业教育院校。如前所述,他们与柬埔寨马德旺理工学院合作,利用柬方的学校场地,招收柬方的学生,同时接受了中国一家名为“亚龙”的公司捐赠的电气教学实训设备,采取“校-企-校”模式,为柬方培养订单工厂所需产业工人等技能型人才。

如果中方“走出去”办学可以称为职业教育软实力输出的话,那么,本届“交流周”按“10+1+N”原则引入德国作为特邀伙伴国,则明显侧重于职教资源的输入。据了解,在已有去年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瑞士及观察员国乌兹别克斯坦基础上,今年“交流周”的特邀伙伴国新增了德国、墨西哥和蒙古国。交流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刘宝利指出,德国无论在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技术教育,亦或科技和文化等领域都有自己特色和优势。“我们希望通过交流周平台,为双方未来在科教、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疏通渠道,拓宽资源。”

第二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正式授牌

第二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授牌场景一(摄影: 周亚明)

本报网讯(记者 周亚明 24日 贵阳电) 职教合作成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新亮点,第二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正式授牌,则成为对中国教育部关于与会各国积极打造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倡议的积极回应之一。

22日下午,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论坛暨特色合作项目成果展举行。会上第二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正式授牌,中国—柬埔寨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成立,中航国际“一带一路携手共建教职项目”签约,特色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据了解,第二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包括中泰“鲁班工坊”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中泰“一带一路”职业与语言培训中心项目,中印尼“服务企业走出去”校企群合作项目,中马汽车国际人才配合培养基地项目等20个项目。论坛举行的“中国—东盟特色合作项目成果分享专题研讨一”圆桌会议,致力加强与会各国教育和企业领域的专家深度交流,助推东盟职业教育发展。

“今年研讨的内容更加务实,成果更丰富”,第二次参会的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院长李怀俊说,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职教合作,形成了一个引领作用,势必会吸纳更多国外的职业院校加入其中,从而扩大中国职教朋友圈,使中国的职业院校和企业能更好地走出去。

中国轨道交通教育培训成“职教共同体”急先锋

本报网讯(记者 周亚明 24日 贵阳电) 贵州将帮助东盟国家相关高校建设轨道交通专业,编写教材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人才培养基本标准,培训轨道交通行业技能技术型人才。23日,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服务“一带一路”校企高层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年会举行,迹象显示,中国轨道交通教育培训已成相应教育部“中国-职教共同体”倡议急先锋。

据了解,2016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东盟国家副总理级政要,在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一同为“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揭牌,这成为中国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走出去”的起点。该联盟由60家中国和东盟国家轨道交通类院校合作成立。

承担为东盟国家相关高职院校编写轨道交通教材任务的,是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系“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贵州省唯一联盟成员单位,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拥有省级铁道类专业群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是贵阳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基地、贵州省轨道交通实训基地、中国铁路总公司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在贵州铁道主专业培训基地、中国铁路总公司电力机车司机培训基地。

有消息指,首批29名泰国学员,将在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为期一年的轨道专业培训。该学院并表示,将扩大招收东盟国家轨道交通专业留学生,在老挝挂牌建立中老铁路轨道交通技能技术培训工作站,等等。

据悉,基于中国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不言而喻的领先优势,2016年3月,中国和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五国发表“澜湄合作三亚宣言”,并于同年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制定“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训计划”,致力深化澜湄地区职业培训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打造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互联互通综合网络。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由中国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08年7月26日下午,首届“交流周”在贵州开幕。之后一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今年为第12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2016年9月10日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中国东盟国际会议中心落成,成为贵州省主动服务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和大国外交大局的标志。

历经11年发展,在中国外交部、中国教育部、贵州省及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人文交流的高端平台,成为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特色品牌。

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深化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为主题,由开幕期活动和围绕中国—东盟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合作、学期教育合作、高校创新创业合作、汉语国际教育等10个平行主题论坛,总共22个子项目活动组成。2400名来自中国和东盟以及特邀伙伴国的中外嘉宾、代表参加开幕式。开幕期活动将持续至26日。

发稿:周亚明 电话(微信同号)18166701521 电邮wwpztl@163.com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