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中国影戏的一种,融操纵技巧、唱、念、音乐、绘画、雕刻、声光和故事於一体,利用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俗艺术。它最早诞生於西汉,北宋末年十分兴盛,并常在市集中表演。清末民初,影戏流传於全国各地,形成不同流派与类型,总括而言,中国影戏共分为七大影系:秦晋影系、滦州影系、山东影系、杭州影系、川鄂滇影系、湘赣影系及潮州影系。
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死后,武帝思念心切,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投其所好,运用一张兽皮剪出李夫人生前的形象,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武帝坐於帐中观看,在光影变幻中彷彿感觉与李夫人相聚,就此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