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递交申请材料的市民在北京燕保.马泉营家园政策房项目登记处排成长队。该政策房项目有三成面向具有稳定工作的非京籍无房家庭/资料图片
北京最新加入内地抢人大战,20日发布人才住房新政,不仅向无北京户籍的引进人才供应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政策性住房、发放住房补贴,还首次允许符合人才引进等条件的包括港澳台居民在内的境外个人,申请购买一套共有产权住房。业内专家表示,北京开创了向境外人士有条件开放购买政策性住房的政策先河,未来或有其他城市跟进。但北京市政府强调将严格的监督管理,没有任何投机和投资空间。/大公报记者海岩北京报道
这份题为《关於优化住房支持政策服务保障人才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由北京市住建委会同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制定这一文件的背景和依据是,旨在支持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人才基本居住需求,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等。
文件的总体要求,结合北京市“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他国家或北京市重点功能区建设,实行更加积极的住房支持政策,吸引人才在京就业创业。
各区可制定租房补贴标准
文件规定,面向人才供应的公共租赁住房,原则上由属地区人民政府或园区管理机构组织建设筹集和分配管理,只租不售、循环使用。面向人才供应的共有产权住房,原则上由属地区人民政府组织建设筹集和分配管理,实行内部封闭管理,循环使用。此外,还允许北京市各区结合实际制定人才租房补贴标准,通过向引进人才发放租房补贴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此次人才住房新政没有户籍限制,无论是京籍还是非京籍,只要符合相应的人才标准条件,就可以享受政策支持,申请者需符合北京公租房和共有产权房的一般申请条件。
最为引人关注的是,此次北京市文件提出,经市级人才主管部门备案引进的非京籍优秀人才及境外个人(含港澳台居民),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的,可以购买用於自住的普通商品房,也可申请购买一套共有产权住房。
家庭成员需在京无住房
目前,包括港澳台居民在内的境外人士,在内地只能限购一用於自住的住宅,但无资格申请购买各类保障性住房。天风证券地产首席分析师陈天诚指出,这一政策一方面是面向符合北京市人才引进标准的境外人士,开创了允许境外人士购买政策性住房的政策先河,另一方面更是面向那些符合市级人才标准的非京籍人士,大幅松绑了他们的购房条件。但他也指出,境外人士作为高收入人群未必有兴趣购买保障性住房,但可能代表了政策鼓励的取向,居住满一年的条件也取消,大大方便了境外人士在京买房。
据记者向有关部门了解,港澳台居民等境外人士申请购买共有产权房的具体条件和流程,仍待有关部门进一步制定政策细则。目前申请条件有二,一是为北京市市级备案的引进人才,二是需无房,但北京市引进人才的种类和文件极多,仍需进一步明确。至於申请流程,会参照目前共有产权房的申请流程,但如何参与摇号、各类申请人比例分配等还需要制定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