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青岛夫妇20本帐簿见证改革开放40年巨变 工资增长141倍

2018-07-27 03:17:47大公报 作者:丁春丽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977年,两位老人领证结婚,也是从这时起,心细的马连发老人开始给每一笔家庭花销记帐 大公报记者丁春丽摄

小到几分钱的帐目,大到几十万的支出,青岛市民马连发一家40年的家庭帐簿,浓缩了这些年来一家人的平淡温馨,更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普通老百姓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迁。“1978年4月12日,绿豆芽0.20元,菠菜0.10元,糖精0.20元、(爆)米花0.10元,香油一斤0.95元,卫生香0.11元,粮食30斤4.90元。”一本本泛黄的帐簿,一笔笔家庭收支数据,将马连发和妻子王路珑的回忆拉回到了1978年。
 
粮票、购物券、购物证、副食品证、城镇居民生活用煤供应证……68岁的马连发和66岁的王路珑把那个时代特有的“老物件”,连同40年记录的近20本家庭帐簿摆满了整个茶几。如今,这些“老物件”和帐簿都成了那个年代独特的印记。
 
王路珑告诉记者,记帐的习惯来自於做教师的母亲,她至今保留着母亲1976年至2010年去世前的帐簿。帐簿虽已泛黄,但封面上“勤俭持家”四个字却依然醒目,每一页都清晰记录着年月日、摘要、收入、支出、结存以及备注,每个月甚至还有汇总。
 
奶奶那一辈就有家庭帐簿
 
马连发和王路珑於1977年结婚,他们於1978年也开始记录自己的家庭帐簿,那一年也正好是中国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王路珑是家里的“掌柜”,负责记录每天的帐目,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买车、买房,都被她一笔一画记在了帐簿里,这一记就是40年。
 
从限量供应的蔬菜、粮食到越来越丰富的菜篮子,从自行车到家庭轿车,从住在办公室到购买商品房……随着马连发夫妇工资收入的逐渐提高,帐簿上显示,家庭购买物品也更加丰富,消费层次也在不断升级。
 
工资40年增长141倍
 
家庭帐簿也清晰地记录着家里的存款变化,1982年至1984年每月存5元,1986年每月存10元,到1989年每月能存到20元。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能存到100元。1995年,马连发一家的全部存款达到了3万元。2007年,全款53万元买房之後,还有5万元的积蓄。
 
马连发说,两人的工资也是水涨船高。1983年,马连发和王路珑的月工资分别增长到了46.18元、43.7元,1990年分别为175.95元、172.8元。
 
1996年9月,马连发由当时的青岛即墨市物资局选派到一家韩资企业做工会主席,月工资一下子从650元涨到了1600元。就在2018年4月份,记者在帐簿上看到,他们的工资分别为6649元、2956元。
 
1978年至2018年,仅是两人的月工资收入就增长了141倍。“你说变化大不大?”马连发一边翻看帐簿一边感慨,“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随着收入渐渐增加,一家人的娱乐生活也丰富了起来。王路珑和她的小孙女一样,从小就酷爱音乐。21岁时就学会了拉手风琴,但直到1987年11月2日,她才有了属於自己的手风琴。这是马连发花160元买下的一台单位的二手手风琴,而当时他的月工资仅有95元。
 
精神层面支出越来越多
 
“2018年1月2日,家里又添了一架琴,帐簿上记录是微信转帐1800元购买手风琴。”王路珑说,这是儿子单位组织文艺汇演,为了准备家庭节目,她网购了一台最新款的手风琴。
 
一新一旧,两台手风琴并排放着,旧琴已有了岁月的痕迹。弹起手风琴,王路珑沉醉在音乐里,媛媛歪着头看着奶奶,马连发沉浸在回忆里。
 
“以前家里的消费只买生活必需品,要是买个大件一家人都得省吃俭用。”马连发说,家庭帐本里面精神层面的消费支出也越来越多。2014年2月9日,一家人花了3.36万元又为孙女买了一架钢琴。

一件皮大衣花半年工资

图:王路珑展示家里今年新买的小汽车/资料图片

“1983年7月29日,买短裤布料3.2尺、2.18元,儿子裤子布料1.50元。”翻看帐簿,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马连发一家在穿衣方面的消费多为购买布料,偶尔购买汗衫。

翻过几页,帐簿上赫然写着“1998年1月23日,黑皮衣,1700元。”进入九十年代,在他们的家庭帐簿里,也开始出现了奢侈品。“他看上了这件皮大衣,我一看价格,顶我当时半年工资,死活不肯买,但老马坚持给我买了。”王路珑拿出了这件皮大衣给记者看,大衣保养的很好,她到如今还经常穿着出门。

王路珑不仅记帐,还把家里的各种消费发票细心保留了下来,其中就有一张自行车的发票,这也是他们家的第一辆自行车。

“1983年9月22日,二八式凤凰牌自行车,194.90元。”马连发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家的第一个“大件”,且需要凭票购买。当时两人上班没有自行车,他们从1978年决定攒钱买辆自行车,一攒就攒了五年多。

1990年,第一辆自行车坏掉之后,他们又花546.50元买了一辆变速自行车。“不用排号了,品牌也多了,还可以挑选了。”马连发回忆说。

而就在今年4月13日,马连发夫妻俩又赞助儿子12万元,置换了一辆23万的SUV越野轿车。“车里更宽敞了,一家人出门再也不挤了。”马连发笑着说。

53万元全款买下楼房

图:王路珑与孙女在全款买下的房子里奏琴/大公报记者丁春丽摄

马连发夫妇和儿子一家住在青岛市北区合肥路街道的一套商品房里,墙上挂着一家五口的全家福,其乐融融。

家庭帐簿显示,2007年,马连发支付了53万元全款买下了这套94平方米的商品房。

但就在1995年,马连发一家全部存款是3万元。当时他们在即墨看好了一套八九十平方米的房子,但需要3.5万元。因为凑不够钱,最终放弃了。也在1995年,因为房改,马连发一家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首套房。

回忆之前的住房经历,马连发感慨道。1977年,他和王路珑结婚,婚礼是在办公室里举行的,一直到1980年底,他们才从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搬到了单位仓库改造的宿舍里。

40多平方米的仓库被改建成“田”字型,马连发夫妇和儿子,以及岳父岳母一起住在这里。“那时候有房子住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了。”马连发如是说。

王路珑告诉记者,她依然很清楚地记得1992年一位香港客户对她说过的话:“你们也会很快好起来,也会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车,钱也会多的花不完。”26年之后,王路珑感慨:“这些现在真的全都实现了。”

老百姓餐桌逐年丰盛

下午三点多,王路珑接小孙女媛媛放学回家,面包是她的下午茶。马连发笑着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通百姓家能吃上面包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说起那个年代的物资匮乏,曾在物资部门工作的马连发深有感触。以蔬菜为例,国营菜店供应什么菜就只能买什么菜。要想吃豆沙包,根本就买不到红豆。马连发说,七十年代,农民田里只种植玉米、小麦还有地瓜,红豆、绿豆根本买不到。

日常消费凭票限量供应也是那个年代的一大特色。马连发拿起一张粮票告诉记者:“粮票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粮票还分细粮票,凭细粮票才能买到白面。”记者也注意到,帐本上显示,1978年买的30斤粮食还要再支付4.90元。马连发说,当时每个月的细粮约占30%,其他则是玉米面、地瓜干等粗粮。

1978年4月9日:萝卜0.25元,2斤豆腐0.35元,合计0.6元;1995年4月5日:鸡腿、生肉、藕、西红柿、芹菜、荠菜、黄瓜、香菜、蛤蜊、海螺、虾虎,合计60.9元。

“蔬菜品种多了,水果多了,海鲜多了,肉食多了,奶制品多了……”一边翻看帐本,马连发一边总结着,食品种类的确是越来越丰富了。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