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曼谷大皇宫见证“海丝”中国印记

2018-09-12 03:17: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曼谷大皇宫内遊客如云/大公报实习记者李倍仰摄

  位於曼谷的大皇宫,是遊客的必到之处。甫一走进大皇宫,映入眼帘的是一列金碧辉煌的泰式建筑,每隔几步便有来自中国的旅客争相在景点前留影,并对大皇宫的华丽惊叹不已。不过实际上,大皇宫在建造过程中亦深受中国文化影响。8月26日,参加“范长江行动之一带一路行”的香港传媒学子来到曼谷大皇宫,感叹宫殿之富丽堂皇、佛寺之莊严肃穆,亦同时探究大皇宫建筑背后展现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和当中的中国印记。/大公报实习记者 吴琬琳曼谷报道

  大皇宫於公元1782年由泰国王朝一世国王所建立,至今已有超过两百年的历史。两百多年间大皇宫经过多次修葺和重建,拥有多个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建筑群。如玉佛寺建筑群供奉身穿金衣的玉佛,每天都吸引大量本地人和遊客入内参拜;而节基皇殿则具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从远处看俨如西式城堡,於一众泰式建筑中别具特色。从第九世国王起,王室迁移出大皇宫,该地逐渐开放予遊客参观,成为曼谷著名的旅遊景点。

  如今泰国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夥伴,而历史上泰国也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枢地区。资料显示,在中国古文献记载的两千年前中国通斯里兰卡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中,位於泰国的至少有3个。如果在大皇宫留心观察便可发现,浓郁的泰式风情中,中国元素同样处处显现,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

  彩瓷漂洋过海 碎片重现斑斓

  众多殿宇前,不少麒麟等吉兽的石雕触目可见,有的殿宇门前甚至竖立了关公的石像,令港生们倍感亲切,纷纷驻足仔细观望。吉兽石雕精细入微,形神兼备;关公石雕手持关刀,威武非常。原来,这些石雕正是来自中国。从明清时代,亦即曼谷王朝初期开始,中国和泰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互有贸易和使者往来。当时的中国商人为了使商船能抵禦风浪,便在船底放石雕,以增加船的重量,作“压舱”之用。后来,泰国的二世王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便把这些石雕存放於王宫中,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到了今天,经历风雨和时代变迁,依然屹立不倒。

  除此以外,大家亦留意到,大皇宫内卧佛寺等建筑用了大量彩瓷碎片作装饰,色彩斑斓,十分显眼。其实,这些彩瓷的碎片同样是由中国漂洋过海而来。古代运输不易,瓷器从中国运到泰国途中容易损坏,但又弃之可惜,便成了皇宫的装饰品。

  中泰文化交融促民心相通

  凡此种种中国元素,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下中泰往来的印记,亦足见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地深远的影响。本团导遊王国财便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有感触。作为泰国的华人二代,他表示中国文化已经融入了泰国,成为泰国文化难分难捨的一部分。王国财举例指出,传统上泰国人用手吃饭,但随着中国文化传入,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使用筷子、汤匙等。

  愈加深入的文化交融成为中泰两国民心相通的桥樑。中、泰文化的融合度,正是吸引越来越多中国遊客到泰国观光的主因之一。前来大皇宫参观的中国遊客周小姐接受港生採访时就表示,她认为泰国的习俗文化和饮食与中国相似,令她很容易适应,也非常喜欢。

  王导遊表示,他注意到,自从改革开放后,中国遊客到访泰国人数节节上升,泰国廉宜的消费更进一步鼓励中国遊客到访:“以前内地遊客要经香港转机和找旅行社到泰国,现在已经不用了,都一大团一大团的来”。数据显示,在赴泰旅遊的外国遊客中,中国遊客在数量和创收金额上都对泰国旅遊业贡献最大。2017年,赴泰国旅遊的中国遊客高达980万人,比2016年增长12%,亦为泰国带来超过5200亿泰铢(约合港币1243亿元)的收入。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