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之巨变轨迹|四十年坚守 老舍茶馆鉴巨变

2018-12-17 03:18:40大公报 作者:周 琳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老舍茶馆建筑外观保留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侍者戴瓜皮帽显示独特京味文化/网络图片

北京老舍茶馆、安徽凤阳小岗村、深圳蛇口工业特区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大标志。从一碗两分钱的大碗茶到今日集演艺、餐饮、休闲於一体的国际文化名片。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老舍茶馆的发展道路恰恰折射出了四十年巨变的轨迹。
 
创建於一九八八年的老舍茶馆,得名於老舍名作《茶馆》。它保留了浓厚的京味特色,品茉莉花茶,听曲艺名角,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往来间有各国元首、老北京戏迷、外地游客,热闹非凡。重现了老舍笔下“大茶馆,小社会”的景象。
 
“改革开放,对内,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格局的打破,是社会个体的自我革命;对外,是发现世界反观自己获得的文化自信。”创始人尹盛喜的女儿、老舍茶馆现任掌门人尹智君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这样评价。
 
时间拨回到1979年,一项支持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政策,给予每个敢想敢干的中国人一次致富的机会。北京各街道开始兴办集体生产服务事业,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解决青年就业。
 
放下铁饭碗 端起泥饭碗
 
彼时还是街道办事处干部的尹盛喜发现,天安门广场天天游人如织,但附近连个喝水的地方都没有,很多游人甚至喝浇花水管里的水解渴。他心想,要是在这摆个茶水摊准能赚钱。
 
偌大的京城还没有一家像样的茶馆,老尹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毅然辞职,拉着十几个待业知青到前门支起了茶水摊。
 
离开体制内工作在当时对民众影响很大,这与现今“大众创业”环境不可同日而语。“有几次我的学费都交不上来。”儿时的尹智君无法理解父亲的创举。当年《人民日报》的报道中,生动地描述尹盛喜此举是“放下铁饭碗,端起泥饭碗”。
 
开放催生文化认同
 
上世纪80年代末,霹雳舞、迪斯科等舶来品盛行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尹盛喜对此非常痛心,决心为中国传统文化搭建舞台。
 
回忆起往事,尹智君历历在目。在她看来,改革开放首先要致富,这是一切的前提。而父亲的成功更是在物质生活尚不及之时,提出了复兴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为了这个先锋意识,尹盛喜的艰难可想而知。
 
茶馆开张前几年,经营惨淡,入不敷出。尹智君记得,那时候,年轻人都喜欢迪斯科这类舶来品,老人们又觉得去茶馆“听曲儿”消费太高,老舍茶馆有点两头不靠。令人欣慰的是,为了支持尹盛喜复兴传统文化的善举,许多艺术家都义气相挺,免费为茶馆站台表演。
 
几年蛰伏,老舍茶馆换来了口碑的成功,沉寂一时的北京曲艺再焕生机。袁世海、杜近芳、马三立等着名艺术家各展其能,冰心、琼瑶等文艺名人也曾慕名到访。一时间,往来皆鸿儒。推广传统文化有多难,这个小小的茶馆却干出来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迎来了更多国际机遇。“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国际友人慕名而来,只为一品京味儿十足的大碗茶。老舍茶馆变成了一张中国的名片,吸引各国政要的到访。美国前总统布什、前国务卿基辛格、德国前总理科尔等都曾是老舍茶馆的座上宾。
 
父亲打的传统文化这张牌,让留学归来“小资调调”的尹智君重新了解了她曾认为“土得掉渣”的曲艺文化。“中国的开放,是当内外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反观自己产生了文化认同。”
 
2003年,尹智君继承衣钵,成为大碗茶第二代掌门人。她发现,第一批践行者面临着改革后期企业管理、消费转型、国企思维固化的问题。“洋为中用,很多东西刚拿过来,没学透。企业的经营也和改革一样,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两代人中,在传承与创新中,老舍茶馆不断求索,适应受众需求。四十年的时间,与老舍茶馆同时起步的很多企业早已消亡在岁月磨砺中,而老舍茶馆却如它的茉莉花茶一样愈加沉淀,历久弥新。
 
基辛格专注看表演 茶水洒不自知
 

 
图: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边喝茶边专注於茶馆的中国文化表演/网络图片
 
1992年,在深圳的尹盛喜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可能造访老舍茶馆。听到这个消息,尹盛喜喜出望外,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老舍茶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尹盛喜第一时间飞回北京,做好接待贵宾的准备。那晚,基辛格在老舍茶馆端起细瓷盖碗,全神贯注地欣赏文化表演。八仙桌、碗盖茶、变脸、顶技、含灯大鼓等表演让基辛格目不转睛,因为太专注,他连手中茶水洒出都全然不知。
 
在基辛格的推荐下,美国前总统老布什1994年也光临了老舍茶馆。由此为开端,在尹盛喜经营期间,共有70多位各国元首政要光临过老舍茶馆,2005年,前国民党主席连战在老舍茶馆题字“振兴茶文化,祥和两岸情”。老舍茶馆逐渐显示出北京特色的中华文化地标影响力。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尹智君还发明了“五环茶”,巧妙的将六大茶类与奥运五环旗帜结合,共接待了十三位国家元首和政要。罗马尼亚的外长赞称,“我在中国工作了一年。之前没有一个介绍可以像五环茶一样,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清楚中国的茶。”
 
“有时我们没看不到自己文化的优势,是没有国际化的视角。”让尹智君印象深刻的是,近两百位元首政要的题词都提到了“不传承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对老舍茶馆而言,改革开放更坚定了做强传统文化的信心。

老舍茶馆大事记
 
茶馆转型摸石头过河
 

 
图:茶馆内的四合院的单间 /大公报记者周琳摄
 
作为改革开放同龄者,老舍茶馆的经营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2003年尹智君临危受命接下茶馆时,才发现企业累积弊病已到不得不改的时候。
 
“沙士”肆虐的半年间,老舍茶馆关门待业、银行贷款没还,发不出工资。“沙士”刚过去,尹盛喜过世了,他留给女儿的最后一句话是“青出於蓝而胜於蓝”。带着这份嘱讬和希冀,尹智君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企业转型。
 
“所有问题到了一个爆发点,改革开放的第一批民企说是‘洋为中用’了,实际没有真正地落实管理标准”。尹智君深知,茶馆虽是民企性质,但骨子里还是国企。企业没有统一服务标准,员工还有“大锅饭”意识,导致每天都是客诉。
 
她从服务抓起,不断细化,还要求自己每年必须有新点子、新行动。2000年,尹智君新创了一个演出方式,用老北京堂倌吆喝报幕,把京韵大鼓改编成一边唱大鼓,一边用现代舞蹈表现意境的表演形式。老艺人们不赞成,但却吸引了年轻顾客。
 
后来,她又提出在茶馆二楼建一个有北京四合院风格的商务型茶艺馆,彻底改变人们老舍茶馆只有表演没有茶的印象。
 
“未来是一个开放共享的时代,绝不是一枝独秀的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尹智君一直坚定认为要走跨界,博采众长。“你要不时尚,是不被年轻人接受的。”2014年,尹智君扶持“青年茶人计划”,开启互联网社群运营,一个倡导中国式茶生活的文化茶会品牌—“小饮茶会”诞生。
 
在尹智君的组织下,年轻人走入了珐琅厂、内联升、同仁堂、全聚德等老字号;古琴、香道、紫砂文化等中国传统活动,吸引着新生代消费者来学习鉴赏。一个茶馆,两代经营者,后期的成功证明了尹智君的商业技能不亚於父亲,更为老字号在市场转型中站稳了脚。
 
老茶客:听曲儿比品茶更有味道
 
 
图:变脸表演吸引茶客 /大公报记者周琳摄
 
作家老舍笔下的《茶馆》感染无数大众,也使这个坐落在前门西大街,融茶道、曲艺於一体的茶馆名扬中外。外有紫木透雕门环,内设整齐排列的八仙桌、靠背椅、书画楹联,彷佛进入一座老北京民俗博物馆。
 
老舍茶馆每日高朋满座。既有京城老戏迷,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慕名而来的外国客人。“每周我都得来一趟,我们不叫品茶,叫泡茶馆儿”。65岁的“老北京”老曲告诉记者,要说老舍茶馆什麽味儿,那是北京文化的味道。喝茶的不在乎茶的品质,讲求的是享受环境,听曲儿听书,朋友相聚。
 
茶馆的这种味道,正如老舍先生所讲“大茶馆,小社会”。尹智君介绍,老舍茶馆的创意来自书茶馆,即设书场的茶馆。清末民初,北京出现了以短评书为主的茶馆。这种茶馆,上午卖清茶,下午和晚上请艺人临场说评书,行话为“白天”、“灯晚儿”。茶客边听书边饮茶,优哉游哉。
 
老舍茶馆开张至今,这种“重茶更重曲艺”的方式让传统艺术再次得以发扬。马三立、谢添、于是之、骆玉笙、李维康等着名艺术家都曾在此登台演出,还有关学增的北京琴书、孙书筠的京韵大鼓、马增惠的单弦、马玉萍的河南坠子等。老艺术家们的表演,使观众欣赏之余感受到京味民俗文化的醇厚。曾几近失传的含灯大鼓和双簧等民间艺术也在这得到新生和发扬。
 
在这喝茶也十分讲究:绿茶用玻璃杯、花茶用盖碗、铁观音用功夫茶具,丝毫含糊不得。茶馆摆设八仙桌椅、盖碗等,真正体现茶俗和民俗的结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