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央行行长易纲:中美讨论汇率问题 在关键和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

2019-03-11 03:18:29大公报 作者:倪巍晨 张宝峰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陈雨露,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副行长范一飞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0日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表示,中美在第七轮贸易磋商中探讨了汇率问题,包括不将汇率用於竞争性目的等,双方在许多关键和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他并指,央行已基本退出对汇率市场的日常干预,中国绝不会将汇率用於竞争目的,也不会用汇率来提高出口,或作为贸易摩擦工具。易纲强调,汇率稳定不代表“汇率盯死了不动”,汇率必须要有弹性,有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中国始终坚持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
 
易纲在主题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记者会上透露,中美第七轮贸易磋商中,双方就汇率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如何尊重对方货币政策自主权,坚持“市场决定汇率制度”的原则,不搞竞争性贬值,以及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透明度标准”来承诺披露数据等。易纲说:“双方在许多关键和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万亿美元稳定汇率
 
易纲坦言,过去三四年面对人民币贬值压力,中国千方百计保持人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其间中国外汇储备减少了1万亿美元,这种努力全球都看得非常清楚,包括美国财政部一年发布2次的“汇率评估报告”。他重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汇率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决定了市场因素在整个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占比越来越大。
 
去年人民币兑美元最强时录6.28,最弱时报6.97。易纲介绍,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波动率为4.2%,远低於欧元、英镑约7%和8%的波动率,表明人民币汇率仍相对稳定。他说,汇率稳定不代表“汇率盯死了不动”,汇率必须要有弹性,有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这样才能起到“自动稳定器”作用,中国始终坚持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
 
央行退出对汇市日常干预
 
“人民银行也已基本退出对汇率市场的日常干预,汇市波动和一定程度的弹性,对整个经济有好处”。易纲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符合中国在G20和所有其他重要国际场合上的承诺。
 
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同一场合表示,去年中国整体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结构方面也出现特征性变化,中国经常帐户顺差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9.9%,降低至去年的0.4%左右。经常帐户更趋平衡是中国经济再平衡结果,是经济结构优化客观反映,预计中国经常帐户将继续保持在基本平衡的合理区间,国际收支结构也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状态。
 
易纲表示,去年4月明确的11项金融业对外开放重大措施,大部分已经落地,对外开放时间表将依据改革开放需要来决定,按习近平主席“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要求,央行将坚定不移落实开放时间表,让中国股市、债市,及其他金融市场逐步向全世界开放。潘功胜补充说,金融开放背景下,央行、外汇局将不断推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人民币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作用。
 
展望未来,易纲相信中国开放总体形势将使人民币汇率朝“市场决定的改革方向”迈进。易纲说:“人民币会在市场决定的机制下,变成非常有吸引力、可自由使用的货币。”
 
中美经贸磋商聚焦汇率
 
 
外商投资法提振外企来华信心
 
连日来,正在全国人大进行审议的外商投资法草案成为各界热议焦点。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10日表示,外商投资法草案彰显了新时代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的决心和信心,表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自主的、自为的、自觉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是满足国家发展所需、世界发展所需。
 
周汉民说,2013年9月份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发布了中国首部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对清单以外的领域,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今年提请审议的外商投资法草案虽然只有六章四十一条,但充分体现了全世界对外资相关立法“鼓励”与“保护”的原则,中国与世界的通行做法一致。
 
“好的营商环境应该包括稳定清明的政治环境、活跃有序的经济环境、兼容大气的文化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以及健全完善的法治环境。外商投资法将为改善营商环境奠定最坚实的法律基础。”周汉民认为,这是一部与时俱进的法律,与1979年中国第一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相呼应,是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道路的延续。
 
中国存款准备金率有调降空间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政策取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指出,尽管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的表述少了“保持中性”,但稳健货币政策内涵并没有变,今年稳健货币政策要体现逆周期的调节,货币政策在总量上要松紧适度。
 
易纲说,政策在总量上的松紧适度,即要将M2(广义货币)和社融规模的增速,大体上和名义GDP增速保持一致,同时结构上要更优化,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对小微企、民企的支持。他并指,考虑货币政策时要以国内经济形势为主,同时兼顾国际和中国在全球经济关系中的地位。
 
“去年以来,央行5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合计降幅3.5个百分点。”易纲强调,中国存款准备金率在国际属中等水平,对比发达国家1%、2%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国还有很大空间,但发达国家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仍较高。
 
易纲直言,当前市况下中国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一定调降空间,“但这个空间比前几年已经小多了,我们在考虑该问题时,还要考虑最优的资源配置和防范风险问题”。他透露,将来存款准备金率将逐步向三档较清晰框架来完成目标,其中,大型银行为一档,中型银行为第二档,小型银行特别是县域农信社、农商行为最低一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