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26现役上将群星闪耀

2019-08-05 04:24: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7月31日,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警衔仪式在京举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警衔的军官警官颁发命令状/新华社

  八一建军节前夕,10位正战区级将领晋升为上将。至此,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有26位现役上将。其中,有参加过越战的战鬥英雄,有组建第一支新型导弹部队的领军人物,有指挥发射“天宫”“嫦娥”的航天专家,有率领远洋护航编队创下多项纪录的海军将领,显示了军委高层重视实战统兵和科技强军的导向。/大公报特约记者 马浩亮

  26位现役上将中,包括空军上将5人,海军上将4人,武警上将2人。其余陆军上将有15人,其中3人出身火箭军,1人来自战略支援部队。按分布看,军委领导层及军委机关8人,战区7人,军种10人,军事院校1人。负责指挥部队和管理部队的战区、军种佔据了绝大多数上将席位,这是军事资源向一线作战部队倾斜的具体表现。

  战鬥英雄实战带兵

  现役上将中,有多位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经历实战炮火考验的战鬥英雄。这符合“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鬥力标準,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的从严治军要求。如中央军委委员兼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西部战区司令员赵宗岐、东部战区司令员刘粤军等,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对越作战中立下军功。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时任连长李作成负伤率兵血战26天,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尖刀英雄连”,李作成也成为享誉全军的战鬥英雄。刘粤军当时也担任连长,率先头部队,承担排雷排爆等高危任务。他曾手端衝锋枪英勇突击,解救出被越军包围并已负重伤的副师长。

  航天导弹专家受重用

  科技强军是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导弹、航天等高精尖科技装备,对军队战鬥力有着一锤定音的重大影响。新晋上将、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李尚福,几十年来一直在航天系统工作,曾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司令员、总装备部副部长、战略支援部队副司令兼参谋长,兼任过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在神舟、“嫦娥”、“天宫”等重大任务中都做出过重要贡献。

  新任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高津,导弹专业科班出身,参与组建解放军第一支装备东风-15导弹的整建制部队,这是解放军第一种战役战术地对地弹道导弹。2000年,高津参加了在华北举行的“世纪大演兵”,受到军委通令嘉奖,被誉为“共和国砺剑人”。2015年底整合了网络作战、航天卫星、电磁攻防等新型作战力量的战略支援部队组建,高津成为首任司令员。高津2017年晋升为上将,目前依然是全军最年轻的上将。

  远洋护航开展军事外交

  随着远洋护航常态化、军事外交多元化,高级将领的国际视野也在不断拓展。新晋上将、南部战区司令员袁誉柏,2013年曾担任中国海军第14批护航编队指挥员,赴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创下了护航时间最长、护航批次最多、与外军联合演习场次最多、首次组织水兵方队参加外国国庆阅兵等多项纪录。新晋上将、海军司令员沈金龙,2014年担任舰艇编队指挥员,执行中国海军首次赴美国夏威夷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的任务。

  西部战区司令员赵宗岐有丰富的军事外交经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任团长时被选调入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学习,随后被派任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武官。2016年,赵宗岐率团访问巴基斯坦、缅甸,这是军改组建战区后,首次有战区司令员出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