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四十年来,厦门都不惜重金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网络图片
“我女儿要入读一年级的那年,厦门就推出外来娃上公办学校实行积分制,孩子很顺利就读湖里区住处附近的公办小学。”在厦门生活十几年的林缪春谈起厦门的基础问题显得特别兴奋,他说当时全家都为孩子入学问题发愁,因为孩子在厦门出生长大,如果不能在厦门上学,就要送到几百公里外的老家去。“这个政策为在厦门工作较长时间的外地人子女创造了公平的就学机会。”
这项外来娃通过积分入学被派入厦门公办小学的政策始於2014年。根据这项政策,学费、课本和作业本费免缴外,厦门政府还花钱向民办校购买统筹学位,即民办学校每招一名政府统筹的外来娃,政府按照学校的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补助,让外来娃在民办校也能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厦门的中考自2013年起,也取消了所有对非本市户籍的限制。”厦门一中的高老师说,岛内优质高中都到岛外各区建分校区,2018年厦门一中海沧校区就招收了首批岛内外六区两百多名新生。“切切实实感受到厦门岛内外各区教育落差在缩小归零。”
去年一项调查显示,在33个重点城市中厦门小学生数量增速第一。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媒体分析认为,厦门整体教育水平及教育资源好是其中重要因素。
记者 何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