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修复亿亩盐碱地种海水稻 养活亿人

2020-10-18 04:24: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新疆喀什的海水稻种植基地,农民正在收割海水稻\受访者供图

  时值第40个“世界粮食日”,“同心同梦.共建粮基─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共建行动启动大会”16日在深圳举行,8位深港知名企业家宣布携手打造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实施“亿千百万”计劃,力争在10年内,修复利用1亿亩盐碱地,多养活1亿人。目前,深圳已成为中国海水稻育种培育的“智造”基地。

  大公报记者 郭若溪深圳报道

  海水稻,又称耐盐碱稻。34年前,由“海水稻之父”陈日胜在湛江滩涂无意间发现,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等科研者加入,让这种具耐盐碱、抗病虫害、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水稻成为中国粮食增产的新希望。“海水稻测产”位列2017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新疆内蒙古启动计劃

  “海水稻这几年在国际上和科技界都比较热门,根据我国5亿亩盐碱地可进行海水稻种植的测算标準,将成为缓解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潜在资源。不仅有利於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更能同步达到生态修复目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人才、“碱稻中心”副主任、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记磙教授说。

  “中农海稻的项目目前在国内技术比较领先,产业化程度较高,完成了20多个海水稻系列新品种的选育和区域试验,种植基地已扩展至12省市区33个示範基地,深圳也已成为中国海水稻育种培育的‘智造’基地。”杨记磙说,中农海稻将通过海水稻产业化,加快海水稻在全国的推广应用。这个过程,技术资本力量、产业要素介入等,将对海水稻发展非常有利。

  据杨记磙介绍,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藏粮於地,藏粮於技”指示精神,中农海稻提出了“国土康复计劃”和“国民康养计劃”。而“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计劃”,就是围绕海水稻的生产、推广和应用,构建国家生态粮仓,同时也是为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提供力所能及的项目安排。“力争在10年内,修复利用1亿亩盐碱地,多养活1亿人、为1亿糖尿病患者提供功能主粮。”目前,该计劃已在新疆喀什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立项,内蒙古、吉林等地也已启动规劃。

  湾区试种千亩 修复生态

  对於海水稻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种植的计劃,杨记磙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沿海地区有很多盐碱滩地,已利用一部分,通过海水稻在提供安全粮食同时,也对近海生态进行修复。2019年,中农海稻已在汕尾、湛江、江门、台山进行种植实验,试验品种(品系)亩产可稳定在400-500公斤。经检测,所产稻米均为品质优良的海水稻弱碱米,品质达国家优质大米标準。

  杨记磙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範围内,一部分是在盐碱地种植;一部分是在沿滨海区域因颱风等影响形成的次生盐碱地(土地盐渍化),一般水稻难以生长的地区种植海水稻;还有一部分是原来沿海地区因为鱼虾养殖用海水,将耕地盐渍化,形成次生盐碱地,海水稻也可修复;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离深圳最近的海水稻试点在汕尾,主要作生态修复,在大湖鸟类生态区实验种植;西部则在江门,与一农场合作,将有1000亩。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