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中国“混採”跑赢病毒

2020-11-29 04:24: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期,英国首次完成了一场大规模新冠检测项目,两周共检测利物浦约20万人,检出来约2000名阳性、600名无症状感染者。有媒体注意到,作为最早开展大规模检测的国家之一,“中国速度”要快得多。早在10月,中国青岛只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全城1000多万人的检测,创造了世界纪录,也震惊了外媒。而中国检测速度“跑赢”病毒的秘密便是“混合採样检测”(简称“混採”)技术,透过分组筛查核减效率提高10倍。英国免疫学会主席彼得.欧平朔教授曾表示,中国的检测方法令人钦佩,希望英国可以效仿。\大公报记者 郭若溪

  简单来说,“混採检测”就是对样本进行分组检测。若某组结果是阳性,就会通知这一组所有人立刻隔离,并对每人再做“单採单检”,以找到这组样本裏病毒的“源头”。

  据了解,这种检测方法最早是由哈佛大学经济学家Robert Dorfman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当时是用於检测二战士兵中有多少人携带梅毒,后来也常被用於筛查无症状人群有多少人携带比如衣原体和淋病病毒。红十字会也会用这种方法来筛查献血者中是否有人携带乙肝、爱滋病毒等。

  武汉首建功 高效低成本

  新冠传播速度较快,大规模检测就像跟病毒赛跑。“分组检测”又快又省成本,其实早已被中国、印度、德国和美国所採用。今年5月份,武汉在全民检测中第一次使用“混採”技术,18天测了约990万人,日检测能力高时可达100万人份。此后,这个高效低成本的检测技术开始在内地全面使用。北京核心区居民进行的普筛检测採用了5合1“混採”模式,而大连和青岛疫情就採用了10合1“混採”模式。

  混合採样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地早期採用的“混检”,另一种则后来採用的“混採”。据深圳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张秀明介绍,“混检”是对每人採一份样本,到实验室后将多名病人的样本各取等量均匀混合在一起,再从中取300微升去检验。“如此一来,每个样本都被稀释了,一旦样本裏的病毒载量较低,就有可能漏检。”

  而“混採”则是分组检测,在採样的环节中就已经把多个样本混合在一个试管裏,到实验室后,直接送去检测。整个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流程不发生变化。张秀明表示,这一技术突破了常规採样检测的技术瓶颈,在保证检测结果準确的前提下,不仅将核检效率提高了10倍,而且减少了9成的试管使用量和实验室核酸检测量。

  特製採集器材 力保检测準确

  “从5合1到10合1,并不是简单在採集管中增加咽拭子数量,而是要从採集管规格、材质,病毒保存液成分、含量,咽拭子的材质等多方面进行精準设计,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準确。”张秀明表示,目前常用的採样管容量是10毫升,预装3.5毫升保存液,可以浸没5个拭子。10合1“混採”则需要另外採购专用的样本採集管、3-5毫升的病毒保存液。

  英国免疫学会主席彼得.欧平朔教授受访时曾表示:“中国的检测方法令人钦佩,我希望在英国我们可以效仿。”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