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特 稿/互联网+农业 一人打理500亩

2021-04-23 04:24: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和自治区将棉花纳入重要经济作物予以推进发展。几十年来,新疆农业科研人员在早熟品种选育,高密度栽培,膜下滴灌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为棉花生产发展夯实基础。

  新疆农科院李雪源团队,在新疆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们曾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攻克了机採棉种植环节、棉花量质协同、高品质棉花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对解决中国高品质棉花生产依赖进口问题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也正是因为李雪源团队的努力,新疆棉花单产年年增高,平均亩产皮棉140公斤以上,居世界前列。

  据李雪源团队介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兴起,新疆棉花机收水平已由2016年的20.71%提高至去年的69.83%,基本实现完全机械化生产。“如今在新疆棉田,放眼望去,看到的只有无人机器在劳作,人们都坐在家裏喝茶遥控操作。所谓的强制劳动,真是无稽之谈。”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农业技术员阿米娜.牙合甫亦表示,自己是新疆农业农村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阿米娜.牙合甫指出,现在棉花种植採用优质高产标準化栽培技术,规模化种植、全程机械化,“乌苏市光各类农业机械就有近两万台,有採棉机、收割机、链式拖拉机等。棉花从播种到收穫,一个棉农能轻鬆管理400-500亩棉田,根本不存在‘强迫劳动’问题。” 大公报记者 应江洪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