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大公报》与中共百年 | 立言无私为公 文章爱港报国

2021-06-17 04:25: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一九八二年,邓小平会见《大公报》社长费彝民。

  一张百年新闻纸,由僻处华北一隅,逐渐发展成声誉日隆、具国际影响力的传媒。一个政党的荣光,历经坎坷而弥坚,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领航者。大党和大报溯源深厚,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不负时代,勇立潮头,薪火相传!

  回望峥嵘岁月,大公人用热血疾书,用才情洒墨,著就不朽名篇。如今,许多大公前辈只能见字如面,但捧读他们当年文章,字里行间弥漫炽热滚烫之心、拳拳报国之情,既有对中国共产党坚如磐石的意志刻画和共产党人斗争策略的描摹,亦有大公人的坚守与担当,怎不令人崇敬、缅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真实而持久的富强民主文明之中国梦不再远矣!这亦是《大公报》一个多世纪的呼唤和期待!\大公报记者 孙 志

  《大公报》根植香港后,百年爱国主线延绵不绝,她在港从事统战建立广联各界渠道,宣传新中国建设成就。在香港回归历程中,《大公报》作为超级联系人,独家披露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重磅消息,此后为香港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发挥舆论先导的作用。《大公报》既是报纸,又是一个窗口,一座桥梁,一条联接内地和海外的纽带。

  中央帮助 解决困难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大公报》经过公私合营,在其基础上创办《重庆日报》,成为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天津《大公报》改组,由毛泽东亲自易名为《进步日报》,归天津市委宣传部领导。上海《大公报》归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1952年,上海《大公报》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大减,报馆严重亏损,面临破产边缘,王芸生向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汇报困难,请求中央帮助解决,同时也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长信。

  不久,毛泽东电召王芸生进京,听完汇报后指示:“上海《大公报》与天津《进步日报》合并迁京,择地建新址。报名仍叫《大公报》,作为全国性报纸,报道分工是国际新闻和财经政策。”《大公报》这个著名品牌得以保存,直至1966年“文革”,《大公报》内地版停刊。

  立足香港 报效中华

  1948年复刊的《大公报》香港版,在20世纪的后半叶,继承了英敛之时期以来《大公报》的爱国传统,使《大公报》爱国思想这条主线,一直贯穿到今天。

  1948年11月10日,香港《大公报》发表王芸生亲自撰写的社评《和平无望》,社评对未来表达了希望:“大局板荡,生民涂炭,身在水火,忧心曷极。但要知道,真正的历史创造者,并不是稀世的英雄,而是亿万生民。亿万生民的求生力量,才是人类历史的真正动力。”这篇社评标志着香港《大公报》走上新的路程,找到新的方向。

  总理交涉 促成复刊

  1952年3月1日,香港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三.一事件”警民冲突。翌日,《大公报》全文转载《人民日报》的《抗议英帝国主义捕杀香港的我国居民》短评,《大公报》因此被港英政府起诉,面临6个月停刊。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心下,中央政府向英国提出外交交涉。周总理对英国驻华代办严正说:“香港《大公报》是中国人民的报纸,如果中国人民不能在香港办报,那么中国人民将会重新考虑对香港的政策。”此后《大公报》经理费彝民等向合议庭提出上诉,虽被驳回,但《大公报》停刊令也不再执行,《大公报》停刊12日后于5月18日复刊。

  积极出手 帮助侨胞

  同年,香港《大公报》宣布改组,费彝民改称社长,成为中央政府驻港代表。费彝民曾帮助著名爱国华侨领袖、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回到内地。他还积极帮助华罗庚、侯宝璋、马师曾、红线女、马连良、俞振飞、容国团、姜永宁等学者、艺术家、运动员返回内地。

  作为一位知名无党派人士,费彝民得到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倚重,源于他的爱国底色。爱国支撑起他的人生格局和境界,他集才气慷慨和侠气于一身,纵横捭阖,披荆斩棘,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积极贡献。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传奇的身后是忠诚。

  东江供水 先报佳音

  1963年,香港遭遇开埠以来罕见的旱灾。港英政府施行严厉制水措施,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只有4小时,全港市民苦不堪言。1963年12月8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听取有关汇报后,同意兴建东深供水工程,引东江水入香港,并在当时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指示拨款3800万元建设东深供水工程。

  1964年4月23日,大公报头版以八栏大标题报道《粤水供港每年150亿加仑》,率先公布这一消息,同版还配发社评《香港同胞的一大喜讯》。1965年2月28日,又在头版头条报道《东江深圳供水工程落成 塘头厦昨举行庆祝大会》。悠悠东江水,是祖国引出的清冽甘泉,是与香港同胞的生命纽带之水。

  中苏谈判 权威报道

  1969年11月6日《大公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题为《中苏边界谈判迄无进展迹象》的专电。这是中苏谈判紧张关头,周恩来总理针对苏联单方面宣称谈判进展顺利的“小动作”,紧急召见费彝民,指示他立即用《大公报》广州专电发布消息,揭露苏联“表面上装出和解的样子,实际上是在拖延谈判。”更进一步指出,“根据本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还看不出谈判有取得积极进展的迹象。”不到400字的电文,总理逐字逐句口述,费彝民当场背下来,没有留文字纪录。这则400字消息,当时在国际上所引起的震动,被外电形容为“超过400吨TNT炸药”的威力。

  团结各方 爱国爱港

  周恩来多次在会见费彝民的过程中,提到统战要依靠人民,要团结各界人士。霍英东、何贤、查济民等一大批工商界钜子就是在费彝民的号召下团结在《大公报》的旗帜下,走上爱国爱港之路。根据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说,他和兄弟姐妹从小是看《大公报》长大的,他的父亲何贤,是在老社长费彝民手把手的教导下走上了“爱国的道路”。

  率先披露收回香港

  1982年初夏,邓小平在会见《大公报》社长费彝民等港人时,第一次向香港各界人士提出1997年收回香港,但保持香港稳定,继续发挥自由港作用的想法。当时他提出解决香港问题的著名八字方针:“恢复主权、保持繁荣”。《大公报》随即披露了这一独家新闻。

  在中英会谈、基本法起草的每一个阶段,《大公报》都力争在第一时间把消息报告给受众,抢抓“第一落点”;同时提供独家观点,分析事实背后成因、道理和走势。

  费彝民是基本法起草委会副主任委员,《大公报》在整个基本法讨论过程中,一直站在爱国爱港的立场,为制定出一部合乎香港实际的基本法而努力。在中英谈判、彭定康抛出“政改方案”等关键时刻,《大公报》坚定不移地与之斗争,为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敢言发声,为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发挥了舆论先导的作用。

  四次号外 记录回归

  九七香港回归,万众期待。《大公报》策划全方位、全时段报道,回归当日报纸头版采用跨版通栏特大标题《回归了,开新篇》,刊登政权交接仪式的整幅照片,气势震撼。社评《中华壮举世纪盛事》指出:“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得以彻底洗雪,香港进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崭新时代。”特稿《余辉尽矣》,写尽末代港督彭定康黯然心态,传神深刻。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一国两制”和香港顺利回归。这一天的《大公报》,出版4次号外,共300版,印刷百万份,破报纸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南巡讲话 宣告巨变

  改革开放以后,首家向香港同胞报道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也是《大公报》。1992年1月22日、23日、24日连续三天报道邓小平南下视察的新闻,26日头版又详尽披露视察新闻,宣告了中国社会又一个巨变的到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公报》权威解读中央政策,反映香港民情、表达社会舆论、团结海内外华人华侨,以及在冲破西方反华舆论的包围、向全世界公正客观地介绍和报道中国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大公前辈 深情寄语

  曾任香港特区预委会主任和香港特区筹委会主任的钱其琛,被称为香港回归的“关键人物”。他还有一个并不鲜为人知的身份是,解放前上海《大公报》的职员,是一位老大公人。

  2002年6月,百年华诞的《大公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举行“风云激荡一百年—《大公报》历史版面展”,主管港澳事务的副总理钱其琛特意前往参观。同年7月1日,赴港参加特区回归五周年庆典的钱其琛还专门会见了《大公报》社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在《大公报》工作30年以上的老员工,并寄语百年大公和大公同仁:“在香港这样独特的社会环境中,需要一张像你们这样严肃的、具公信力的报纸,希望你们发扬百年爱国传统,在取得的已有成绩基础上,适应当地读者的需要,采用港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这张报纸办得更好。”

  领袖关怀 殷切勉励

  作为一家在香港土地上旗帜鲜明的爱国爱港报纸,忠实地记录了历史,也参与了推动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大公报》,受到几代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2002年适逢《大公报》一百周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题词是:“发扬百年爱国传统,与时俱进开创未来。”

  2012年,主管港澳工作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为大公报110周年致贺信。习近平高度肯定《大公报》的光荣传统,他说,“《大公报》具有悠久和辉煌的历史。在一个多世纪的办报历程中,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立言为公,文章报国,享誉海内外。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大公报》立足香港,心系祖国,面向世界,在团结凝聚香港社会各界、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关注社会民生事务、推动香港与内地交流合作、增进香港同胞对祖国的了解等方面不懈努力,多有建树。”

  习近平还勉励道:“希望《大公报》弘扬百年爱国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扩大影响力,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继续做出新贡献。”

  爱国爱港 拨乱反正

  近年,《大公报》立足香港,扛起爱国爱港媒体的使命和责任,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地与乱港势力进行坚决斗争。在香港社会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坚守爱国爱港优良传统矢志不渝,锐意开拓,在新形势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拓展延伸传统主流媒体的品牌价值和内容优势,并举办多项青少年活动,强化港人港青家国认同和文化认同。以贴地贴心的报道,关注基层民生,扩大了新闻报道覆盖面和传播力影响力。

《大公报》2021年6月17日A8版版面截图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