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中老铁路1/中老铁路牵线 “一带一路”连通东盟

2021-11-29 04:27: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备受中国老挝两国领导人关注和亲自推动的政府间合作项目:中(国)老(挝)昆(明)万(象)铁路,即将于12月正式开通运营,这条穿“三山”越“四水”的国际铁路,是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标志性项目,通车后由昆明至万象将实现朝发夕至。专家指,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不仅对拉近中老关系、深化两国务实合作、打造中老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更将为东盟国家间的往来搭建更为便捷的国际大通道。\大公报记者 谭旻煦

  中老铁路线路全长1000多公里,全线于2016年开工建设,分为国内段和老挝段,共设有43个车站,北起云南省昆明市,向南经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至磨憨口岸后出境,再经老挝境内的磨丁、孟赛、琅勃拉邦、万荣,最终到达老挝首都万象,全线为国铁Ⅰ级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为160公里。建成通车后,从昆明至景洪只需3个多小时,至老挝万象将实现直达运输、当日通达。

  中老铁路修建之前,从泰国经泰老友谊桥至万象南部的塔纳廊,有一段3.5公里长的米轨铁路,是老挝境内唯一的一段铁路;中老铁路通车运营后,老挝首都万象与中国云南昆明,将实现从汽车连接,到铁路连接的转变。而于中国而言,则结束了云南西双版纳不通铁路的历史。

  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陈利君表示,中老铁路的修建,对于中国来说,有利于传播中国理念、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推动中老关系进一步发展。对于老挝来说,可以减轻来自越南、泰国等国家的政治压力和经济依赖,使中老命运共同体扎实推向前进。

  元江双大桥 创两世界纪录

  中老铁路沿途山高谷深、地质复杂,跨越湄公河等众多水系,国内玉磨段全长507公里,翻越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三山”,横跨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四水”,桥隧比高达87.3%,老挝段桥隧比达到62.7%,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工程创下了多项国内第一,更有元江特大桥创下了两项世界纪录。

  元江双线特大桥位于云南省元江县境内,中铁四局玉磨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项目经理王炳岩介绍,大桥的两项世界纪录一是:世界最高的铁路桥墩;大桥全长832.2米,有4个桥墩、2个桥台,其中3号主墩设计高度达154米,相当于54层高楼房;第二项世界纪录则为:大桥主桥采用变桁高上承式连续钢桁樑结构,249米的主跨也创同类桥梁世界第一。

  同时,元江双线特大桥在国内首创了列车在桥面上通行的先例。王炳岩介绍,原本国内没有类似的案例,如果列车在桥下通行,就必须把桥面再抬高36米,这地方属于断裂带,地质复杂,抬高后承载不了桥的重量。于是,设计院几经勘探和研究,决定打破规范,让列车从桥面上通行。

  智能施工 80余天铺轨500公里

  在中老铁路的修建中,科技、智能的身影无处不在。中铁一局王永刚介绍,自铁路开铺以来,中铁一局先后研发了长铺机自动巡航走行定位系统、新型长钢轨牵引车、扣件智能安装车等实用技术,且均已投入中老玉磨铁路的施工生产中,仅用80余天,便创造了铺轨500公里的高产纪录。

  他特别介绍了长铺机自动巡航走行定位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北斗、GPS、全站仪、互联网、物联网等多种先进技术,通过提前将线路设计参数导入该系统形成机组规划运行路径,采用隧道外卫星导航、隧道内全站仪导航的双定位方案,控制机组自动巡航走行,从而实现智能铺轨作业。该技术改变了原来靠人眼目测提前设置引导线进行作业的模式,使铺轨精度提高2倍的同时更提高了作业效率。“再也不像以前被地上的一根引导线牵着鼻子走路了”。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