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喜迎二十大·数说非凡10年 | 粮产超1.3万亿斤 端牢中国人饭碗

2022-09-23 04:25: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9月16日,重庆市永川区在仙龙镇太平桥村举办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参加活动的演员准备表演。/新华社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加夯实,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十年来,全国粮食总产量由2012年的12245亿斤达到2021年的13657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脱贫攻坚战如期在2020年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国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民生产生活水准上了一个大台阶。

  江西生态耕作 种放心粮做健康米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国粮食稳产高产,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连续七年突破1.3万亿斤,2021年达13657亿斤。其中,江西省以占全国2.13%的耕地生产了3.21%的粮食,粮食产量从2012年的428.1亿斤,提高到2021年的438.5亿斤,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从未间断调出商品粮的省份之一。

  有“江西粮王”之称的李检发于2010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2004年,他发现抚州市临川区地势平坦,适合机械化耕种,因而全家迁居至此务农,如今承包农田约1.2万亩。“扣掉田租、人工、种子、物资等所有成本,种一亩田早稻只能赚到600元。所以,只有大面积种植水稻才有可能赚到钱。”为了错开水稻播种、收获时节,他种植了多个品种水稻,选取了“双季稻”、“一季稻+再生稻”种粮模式。他所创的抚馀农技专业合作社采用原生稻提纯、灭虫灯生物防治等生态种植标准,生产从农田到餐桌的无公害生态大米。“种放心粮,做健康米,是我特别骄傲的事情。”

  机械化作业 闢10亿亩高标准农田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中国累计已完成9亿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今年将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到年底形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的规模。高质高产、良田良用,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的袁中社区,拥有高标准农田共8500亩。2013年5月,该社区开始对辖区内的土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袁中社区第一书记陶余勇介绍,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该社区的农田面积增加了3%,目前,社区内全部农田采用无人机播种,机械化收割,当地每年种植一季小麦一季水稻,平均每亩共增收粮食达200公斤。“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全部采用机械化统一管理,解放了劳动力,居民可以到市区务工,进一步增加收入。”陶余勇介绍。

  今年夏天,袁中社区遇到百年不遇的旱情。陶余勇介绍,多亏了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使得社区内的农田实现了水利全覆盖。该社区依靠社区内的7处电灌站以及长达15公里的引灌水渠,通过24小时作业连续对全部水稻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提水灌溉,从而有效缓解了旱情。

  定点帮扶 贫困村走上振兴路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宝丰镇龙井村,是中国扶贫攻坚战中湖北省曾经的4821个贫困村之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驻村工作队的定点帮扶之下,龙井村的脱贫致富之路,也见证着中国扶贫攻坚行动实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地处鄂北西北山区,龙井村当时有471户14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182人。驻村工作队筹集资金修路修房,为村里的基础设施“补缺”,为贫困户争取国家补贴,发动村民开挖鱼塘,养殖青鱼、鲈鱼等特色鱼种,种植茶园,发展养牛、养猪等项目,帮助贫困户从中受益,到2017年,龙井村整村实现脱贫出列。

  当2020年中国扶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时,已经脱贫三年的龙井村正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村里生态示范基地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里,村民们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石斛、芦笋、草莓、番茄等作物。18个直径6米的循环养殖池,年产值可达300万元。村里传统茶叶产业也用互联网直播带货。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可表示,如今“乡亲们不仅日子过得更滋润,而且精神更健旺,志气更高昂,眼光放得更高更远,脚步走得更稳更实。”

  绿色致富 农民“钱袋子”渐鼓

  十年间,中国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人民币,下同),较2012年的8389元翻了一番多,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桥辉生态家庭农场(林场)总监事长戴建辉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推广巴马香猪、名特优水果、特色种药材等生态种养模式,不仅自己富裕了,还带领周边近千户农民走上了绿色致富之路。

  2012年,戴建辉通过再嫁接培育出可以四季结果的树葡萄新品种,亩均产值近三万元。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果致富。2013年,戴建辉又在已有的巴马香猪养殖一体化产业模式基础上,与周边的潭阳、春光、青果三个行政村的群众实行合作养殖,采取优先扶持农民的方法,带动农户300多户,养殖规模从四、五十头到上百头,每头猪效益700-800元,当地很多农民靠养殖巴马香猪发家致富。

  戴建辉说,十年间,农民不仅收入大幅增加,住房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农村的公共设施也不比城市差了。“国家把钱、把政策真正的投资、落实到了农村,每个人都感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记者手记:新农人为乡村注入新动能

  翻看十年前到乡镇村庄采访的纪录,眼见的多是老人与孩子、凋敝与脏乱,暮气沉沉。这些年内地乡村的变化,并不仅仅是路好走了、村庄整洁漂亮了、农民更加富裕了,更重要的变化在于,出去打工的年轻人、大学生,甚至是留学生愿意回乡的变多了。这些“新农人”带来了新技术、新思路、新产业,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只有不快的斧头,没有劈不开的柴。”农村巨大的变化始于“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与“一个都不能落下”的脱贫攻坚战。

  十年来,各地政府对农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引导各类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服务,发展现代农业,不少农民经过培训后也玩起了无人机喷肥,建起了智能化果蔬大棚。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新农人”的到来,催生了农村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带动农民增值收益,是农村发展新鲜血液。期待有更多的年轻“新农人”扎根广袤农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更期待国家在政策、制度等方面向年轻人倾斜,给他们提供发光发热的舞台,为乡村振兴造血赋能。(大公报记者 王逍、赵臣、俞鲲、苏榕蓉、何德花)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