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经济大省挑大梁】河南 | 产业集聚 激活制造大升级

2022-09-27 04:25:00大公报 作者:戚红丽、刘蕊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河南省周口郸城有“伞业之乡”之称。\大公报记者刘蕊摄

  一把出口到日本的雨伞能为十万人撑起就业保障,一顶戴在外国女性头顶上的假发需要百人的百种工序……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去年生产总值近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居全国第五位,是散落在全省的180个不同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组成了坚实的支柱。当地创新思路,将“生产车间”搬到千家万户,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激活了制造业的升级。

  10万元雨伞 与劳斯莱斯同行

  隐藏于劳斯莱斯车门中价值十万元的雨伞是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伞业产业园三和雨具车间组装完成的。“这把雨伞所用的高端碳纤维材料是从郑州运过来的,其他则是在咱们这里制作完成的。”三和雨具副总经理陶万才告诉大公报记者,郸城有150万人左右,大约十分之一的人都在做雨伞,如今在郸城县,伞业的完整链条已经形成,世界各地的伞也从“深圳造”变为“郸城造”。

  陶万才做伞已经三十多年了,他在深圳打的第一份工便是装伞布,之后他慢慢做到管理层。十年前,他回到家乡郸城,与另外两个老乡一起把伞厂从深圳“搬到”郸城。三和雨具从最初创办时只有几百万支的订单,到现在能够年产近2000万支,而且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日本每十把伞中就有六把伞是咱们郸城制造的。”据介绍,三和雨具60%订单销往日本,还有30%销往欧美,10%走内销零售。

  “因为疫情,现在正在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陶万才说,其实这也是一种生产思路的转变,将“生产车间”搬到千家万户,搬到村里去,“这样能够更多地实现人口的灵活就业,促进乡村发展活力。”

  日产7000伞顶 换来两套房子

  据了解,目前在三和的生产车间有300人,但是散布在全县各地的加工人员却有1000多人。“我们前期给他们培训好,他们把零部件拿回家做,做完了会有站点来收。这样一个农民在照顾家庭、做农活之余,还能每个月赚2000至3000元。”为伞骨打鸡眼、捆线、拉簧、缝伞片、骨片合成、品检六道工序,不论是坐在工位上还是坐在自己家中,只要学会操作,乡间老头、老太太都可变成工人,不少贫困户由此走上了小康路。

  数据显示,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2772元增长到2021年的26811元、实现了翻番,从沿海地区转移到河南的产业集聚区为此作出了非常直观的贡献。据了解,仅在郸城县高新区就聚集了伞业企业106家,年产值达9亿元人民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工资2500元,每年增加收入4亿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强大基础。

  来自郸城县胡集乡的李新芝是一个安装伞顶的熟练工。在她手中,每把伞顶上面垫两层伞花、下面加一层垫子,再踩一脚感应器热合而成,仅需要3秒锺。靠她的手艺,最多时每天能做出7000把伞顶。“她都在市里买两套房子了。”尽管李新芝没说话,但她的工友却忍不住调侃她。

  同样来自郸城的丁框梅在深圳打工了二十年后也选择和企业一起“转移”到河南。当然,对她来说,这是回家。面对镜头,丁框梅有些腼腆,但她的缝制技术非常娴熟,是缝制班组的组长,培训并帮助其他当地员工进行伞的最紧要一步的制作──缝制。“线头必须扯紧。”不善言辞的丁框梅只会用这一句话来形容缝制的工序要点。靠着这门手艺,丁框梅将大儿子送进大学,小儿子就在工厂附近的学校上初中。

  “只要手艺在 不愁没饭吃”

  “在这里淨到手的钱有5000左右,跟在深圳幹差不多。”但是回到老家的她就自在许多,还在县城“逆势”买了房子,“将来给孩子当婚房。”工作20多年,丁框梅也感受到过“经济寒冬”,但具体经济怎么不好她也并不太在意,“只要自己的手艺在,就不愁没有饭吃。”丁框梅说,“咱们都是靠手吃饭的,不管怎么样,手上的活儿不丢,就不怕。”

  丁框梅所在的工厂是在去年转移至郸城。“从6月份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产能,大约在350万支到400万支。”记者采访之时,一批做好的伞正准备发往西班牙、德国等地。

  这一把把伞也为河南的出口作出了贡献。河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2021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值8208.1亿元,是2012年的2.5倍,年均增长1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3个百分点。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