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四川通济堰/千年水利工程 浇灌天府粮仓

2022-10-07 04:24: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通济堰至今仍灌溉着52万亩土地,这些良田是“天府粮仓”的重点区。

  秋风阵阵,送来稻谷清香。4500年前,古蜀先民在成都平原宝墩古城撒下了第一粒水稻种子,此后在历代水利工程的灌溉下,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根据史料记载,通济堰又称远济堰,为西汉时期(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主导修建。作为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在用古代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经过历代改造,形成了延续至现代的渠首枢纽(包括拦河大坝、引水渠堤、通航水缺、控制标准等工程设施)的大致布置格局。

  在成都平原灌首工程中,通济堰首创以竹笼垒石为堤的“活动坝”,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自然河道的影响,至现代才逐步被桩夹混凝土包壳坝和拦河闸坝所替代。相比较当时西蜀普遍使用的无坝引水,通济堰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坝引水工程,其拦河坝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

  通济堰灌区渠係由3条干渠、65条支渠及上千条斗农渠构成,呈辫状布置,结合依势而建的湃缺,可在洪峰到来时拓宽河床、分段排洩,迅速降低汛期水位。在长期治水实践中,通济堰管理者总结出了“冬闭春开,平梁分水”等治水原则,积累了“岁修准则”“定点飞沙”等治水经验,创造出“大自然黄金角度引水”“砌石硬堰”“以篓易石”“铁壁筒”等传统工程技术,并通过设立堰工局,实行堰长制,采取轮灌制等,形成了具有通济堰特色的水利管理体制。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运管科高级工程师陈志明表示,通济堰灌区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巧妙地做到了灌溉、抗旱等综合功能要求,同时还摸索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大公报记者 向芸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