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厉曙光教授介绍,这两年预制菜很火,之前网上直播间都在卖各种各样的预制菜。只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预制菜的安全性无需过度担忧,但安全未必健康,未成年人属于特殊群体,他们的食品安全更是有别于普通成年人,应更审慎。厉曙光表示,预制菜进入校园以后,多方面问题均会影响到其安全性,比如,从原料的选择到洗淨切配,还有运输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此外,预制菜进学校后,食品包装材料也需要认真对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未成年学生的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身体发育和健康,因此,在引入预制菜之前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检测是否符合学生营养要求。他说,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草率地引入校园必然会遭到学生家长的反对。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居上表示,中小学生首先是消费者,享有同等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所以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家长应该了解和知晓学校提供的菜品情况。学校应当和家委会或者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包括供应商的选择等,来保障孩子能够吃到健康的、安全的食品。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