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商家感言/义乌老板:美商难觅替代品 纷“回头”下单

2025-05-07 05:02: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内,一位商家在向外国客商介绍商品。\中新社

  从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起,美国挑起的关税“闹剧”已逾一个月。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有3000多家外贸商户参与对美贸易,当中不少人表示,美国的关税“闹剧”影响不大。

  美订单减少只是“加班变少”

  “4月是圣诞用品生产下单的旺季,从关税加到145%到现在,我们差不多有一半的订单受到了影响。”主要经营圣诞饰品的王晓丽,对关税带来的影响则感受更为深刻。她分析,5月底之前义乌能否出货,将直接关系到美国当地市场冬季货架供应是否稳定。

  “对于美国那边的终端消费者,如果关税风波持续,今年的圣诞用品就只能花更多钱买,甚至无法买到。”她说。

  尽管对美业务占比较大,但对于公司发展王晓丽并不担忧。她表示,对美订单减少只是意味着“加班变少了”。近年来,她所经营的外贸公司持续稳定地发展南美洲、欧洲等地区的客户。如今,她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打磨产品、提升品质,更好服务全球其他地区客户。

  经营着一间3D打印玩具商店的吕旭连表示,3D打印玩具属于新兴领域,公司在创立之初,便注重打印耗材的自主研发和生产,保证了产品在色泽、质量等方面在行业内具有优势。

  他告诉记者,关税风波下,许多美国客商先是观望一周,最终还是因为找不到同样性价比的供应商而选择“回头”下单。还有美国客商主动提出,希望通过协商减轻关税带来的价格影响。

  吕旭连说,公司整体业务的增速远超美国单一市场的增速,对美业务占比已从原来的八成左右下降到三成左右,大大减轻了此轮关税风波带来的冲击力。“之前我们的生产线上是一、两千台机器,现在我们有五、六千台,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销售到其他国家去了。”

  此外,政策层面也带来“及时雨”。4月29日,义乌发布了最新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不仅包括支持科技创新、智能改造、人才引育等多项内容,还明确提出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3000余家参与对美贸易的市场商户出海拓市场、抢订单。\人民网

点击排行